影響貸款條件的因素百百種,但有3個貸款公式是簡單又實用的審核因素。
所以,喬王決定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給大家認識。
一方面可以在申請貸款時爭取到較好的條件,另一方面也可以檢視自己的負債是否過重。
衡量自己的貸款條件時,別忘了先自行試算看看囉!
文章目錄
貸款公式1:月負債比 / 收支比
月負債比,也有人稱為收支比 (Debt to Income),是用來計算你的金流,是流量的概念。
它的公式如下:
月負債比 = 月負債/月收入
一般來說,銀行會希望借款人的月負債比<70%,公股銀行有時更嚴格,月負債比要小於60%。
舉例:如果你的平均月收入是5萬元,你的月負債就要盡量控制在3.5萬元內,才不會因為每月的本金和利息支出造成生活上的壓力,甚至造成入不敷出的結果。
值得注意的是,這裡所謂的月收入,是指平均月收入,也就是年收入除於12個月。
如果你只提供月薪資料,銀行通常會以「(月薪x 14個月) /12個月」來計算你的平均月收入。
平均月收入 = 年薪 / 12個月 = (月薪 x 14個月) / 12個月
假設你是每月薪水5萬的上班族,你的平均月收入就是(5萬x 14個月)/12個月=5.8萬。
另外,當房貸政策轉趨嚴謹時,銀行要求的月負債比也可能因此降低。
譬如:2015年3月華南銀行將房貸戶的負債比規定從70%調降至50%,意即房貸戶的收入負債比需低於50%,才有機會拿到較高的貸款成數。(詳細新聞可參照三商銀房貸 嚴審負債比)
貸款公式2:總資產負債比
總資產負債比是用來計算你的財富,是存量的概念。
總資產負債比 = 資產總額 / 總負債金額
一般來說,銀行會希望借款人的總資產負債比>1.5倍,嚴格一點必須是1.8倍。
如果你的不動產+存款+股票等資產共有1500萬,那房貸+信貸等負債就盡量控制在1000萬內,才不會負債過多,影響還款能力。
貸款公式3:DBR 22倍
DBR (Debt Burden Ratio,即負債比 )22倍,意思是指借款人在全體金融機構的無擔保債務的總餘額,不能超過月收入的22倍。
借款人於全體金融機構之無擔保債務歸戶後之總餘額 ≦ 平均月收入 x 22
這條限制是台灣金管會的規定,不能超過22倍。
與月負債比及總資產負債比不同之處….
DBR22倍是所有金融機構的天條,大家都必須遵守。
月負債比及總資產負債比,則是銀行自訂的內規,只要資歷好條件佳就有機會違例承作。
另外,要注意的是,DBR只看無擔保債務餘額。
💡補充說明1:所謂的無擔保債務,就是不需要提供擔保品的借款。包括:無擔保信貸餘額、現金卡可動用餘額、信用卡預借現金、信用卡循環餘額、信用卡分期待付金、副擔保/部分擔保貸款餘額等。
💡補充說明2:所謂的餘額,是指借款額度扣除已經償還的部份,也就是目前欠金融機構的金額。
假設你在A銀行的信貸餘額是85萬,B銀行的預借現金餘額是5萬,C銀行的房貸餘額是500萬,而你的平均月收入是5萬。
那你的DBR22倍是5萬 x 22倍=110萬,代表你在全體金融機構能借到的無擔保貸款最高上限就是110萬。
如果你想申請房貸,且部份金額會因超過承作成數而算在無擔保放款值,那你的無擔保貸款最多只能再增加20萬(=110萬- 85萬- 5萬)。
PS: 本文為作者原創,如需轉貼,煩請註明文章出處,感謝配合。
延伸閱讀
進階學習管道
想更系統化地學習買房相關知識嗎?不妨參考以下的資訊吧!
1. 喬王的Hahow線上課程「買房必知!告別無殼蝸牛的銀行貸財術!」
2. 邱愛莉老師的「包租或自住購屋術講座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