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網友在雙北地區同時買了2戶預售屋,預計明年同時交屋。
因為第2戶貸款條件通常比首購差一些,而且特定地區的第2戶房貸沒有寬限期,所以他想到一個方法:
如果向”不同銀行”同時送件,是否同時都可以享有首購條件?而且不會受到第2戶的貸款限制?
💡特別提醒:特定地區包括了臺北市、新北市、桃園市、臺中市、臺南市、高雄市、新竹縣及新竹市。
沒多久,我看到另一位網友信誓旦旦說:「當然沒問題,因為我成功通過了!」
看完後,我差點沒昏倒… = =
因為這樣做是有風險的!
文章目錄
兩戶同時貸款卻沒誠實告知的風險
央行政策就是銀行的”天條”,銀行不敢隨意違背,只要發現有另一戶同時貸款,又無法確定哪一戶算首購,理論上都會從嚴認定為第2戶,避免2戶同時都變成首購條件。
既然如此,最差情況下就是:兩戶都被視為第二戶貸款!都沒有首購利率,也沒有寬限期!
延伸閱讀:政府打房政策有哪些?央行打炒房懶人包一次看懂,房貸房產人員趕快收藏起來!
為了幫助大家系統化思考,我把不誠實告知、誠實告知、銀行發現、銀行沒發現分成4象限,並且把數據量化,得到結果如下:
假設兩戶貸款都是1000萬元,第一戶利率1.6%,第二戶1.7%,兩戶都是貸款20年,而且都想申請寬限期,那麼接下來面臨的情境就有點像經濟學的賽局理論…
(呼…沒想到大學時期學的賽局理論竟然在這時候派得上用場…但上圖還不算完整的模型)
情境1:銀行發現你不誠實告知
當你欺騙兩家銀行說是首購,不誠實告知同時買兩間,但被銀行發現,那麼兩家銀行為了避免觸犯到央行規範,有可能都認定你是非首購,並且都取消寬限期。
那麼,你這兩間銀行有可能變成利率1.7%、沒寬限期,月繳金額高達9.8萬元。
情境2:銀行沒發現你不誠實告知
當你欺騙兩家銀行說是首購,不誠實告知同時買兩間,而銀行也沒發現。
那麼確實有可能兩戶都是首購利率,且有寬限期,月繳只要2.7萬元。
貼心提醒:月繳金額低,不代表真的省到錢,而是因為申請了寬限期。當寬限期結束後若無法展延,每月付款金額會更高、負擔壓力會更大。
情境3:誠實告知,不管銀行是否發現
當你誠實告知銀行,其中一戶認定是首購,另一戶認定是非首購,那麼至少有一戶可享有首購低利率,並且有寬限期。
那麼月繳金額就是6.2萬元 ( = 1.3萬元 + 4.9萬元)。
什麼策略才是最佳上策?
聰明的你,應該可以從上面那張圖看出:只有在誠實告知的情況之下,風險才是可控的!
如果不誠實告知,雖然你有可能得逞,但更有可能受到懲罰,兩邊都得不到便宜,每月必須負擔更高的房貸支出!
房屋貸款知識家的知識長曾經說了一個有趣的比喻,我十分認同:
正宮、小三雖然彼此都知道存在,但還是不要住在一起比較好。
正宮給名分、給寬限。小三成本高一點、無寬限辛苦一點。
千萬不要有都納為正宮的想法,誠實是上策!
想要兩邊都不給名分,自以為都可以納為正宮?小心反而可能讓自己得不償失!
所以我認為最佳策略還是:誠實告知哪一戶是首購,哪一戶不是首購囉!
總結
目前央行的政策下,特定地區第2戶房貸無法取得寬限期。
有些人異想天開,同時買了2戶,想要同時申請房貸,以便2戶都擁有首購資格。
我們可以透過賽局理論的四象限,來思考4種情境,就能知道最壞的情況下,兩戶都被視為第二戶貸款,都沒有首購利率,也沒有寬限期!
所以喬王建議不要投機取巧,不然反而讓自己陷入了賽局難題,導致每月負擔更加沉重囉!
延伸閱讀
- 政府打房政策有哪些?央行打炒房懶人包一次看懂,房貸房產人員趕快收藏起來!
- 央行再次打炒房?8縣市第二戶取消寬限期!
- 買房貸款成數不足,定金會被沒收?只要做到這3點,不怕賠違約金!
- 買房前找銀行專員先估價,真的行得通嗎…?
- 零元買房真的可行嗎?全額貸款買房手法大公開,沒看過這篇,小心悔不當初!
多了這個比較表格,把狀況分析的更清楚,讓思緒能更集中去下判斷!
沒錯,如果沒有這張表格輔助的話,就只能抽象地告訴大家要小心風險,至於風險有多大,大家還是沒概念~
但看標題以為喬王會分享一些投機取巧的方法!(歪樓😂) 有點小失望,但還是感謝喬王學長給我們這麼正確的房貸觀念,受教了👍
歪樓的做法不能公開教,只能私聊X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