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祈禱自己不要感染到Covid-19,沒想到我還是中鏢了!
看到檢測結果的當下,心裡真是五味雜陳啊…
好在我已打過3劑疫苗 (BNT/BNT/莫德納),所以症狀就像一般重感冒一樣,第一天最不舒服,但隔天開始身體就只剩下一些小症狀了。
所以,喬王再次提醒還沒打滿三劑疫苗的人,趕快去打好打滿吧!
雖然網路上的確診處理方式資料很多,但是有些太過分散或雜亂,有些則已經過時。
所以,我想以過來人的經驗,系統化地整理一下自己的親身經歷,希望也能幫助到和我一樣得到Covid-19的你,或者是你的親友。
開始之前,有幾個重要連結我先幫你準備好了,建議先留存起來備用。
貼心提醒:因為疫情變化速度很快,指揮中心可能會視情況調整政策,所以建議還是要追蹤近期的新聞,我也會盡量在這篇文章更新。
- 衛生局指定之視訊診療醫療機構
- 公費 COVID-19 家用快篩試劑社區定點診所名單
- 申請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
- 我是 COVID-19 確診個案,應該要注意甚麼
- 我該如何照顧家中的 COVID-19 確診病患
- 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居家照護指引
- 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早期辨識兒童 COVID 重症病患共識聲明
- 防疫指引懶人包 (職安衛中心)
文章目錄
確診會有那些症狀?
很多人都很害怕染疫,但其實目前9成以上都是輕症或無症狀,不用過度擔心。
其中半數以上都會有喉嚨症狀及咳嗽症狀,接近3成會有流鼻水/鼻塞、發燒症狀。
以我自己為例,我出現的症狀有:
#發燒
第一天曾發燒到39度,白天大太陽卻覺得有點冷,全身提不起勁,隔天就沒事了。
#喉嚨症狀
白天癢癢的,晚上、半夜及早上起床會比較疼痛。
#咳嗽
因為喉嚨癢癢的,所以有時候會咳嗽,偶爾有痰。
#流鼻涕/鼻塞
有些微鼻涕和鼻塞狀況,但沒有很嚴重。
所以,我剛好都有這些症狀,而這些症況和一般感冒真的還蠻相似的。
但我確實也有極少數朋友出現比較嚴重的狀況,譬如腦霧(記憶力減退、注意力下降、思考能力遲緩)、講話會喘、咳出血絲等症狀,所以如果快篩陽性,還是要盡早去看醫生,並且按時吃藥囉!
最新疫情統計圖表:https://udn.com/news/covid19/COVID19_Taiwan
以下我按照時間整理出自己的症狀過程,有興趣的話可供參考:
4/21(四):睡前還很正常,但半夜喉嚨有點不舒服,而且有少量的痰,當下我就覺得有點不太對勁,但沒想太多…
4/22(五):起床後,開始發燒、畏寒,趕緊到診所看診測出39度高溫,吃了退燒藥有退燒;中午食慾正常,但傍晚又有點發燒,所以晚餐吃不太下飯 (但還是在線上陪大家上了2小時以上的部落格變現課程)
4/23(六):身體大致恢復正常,但喉嚨有點癢癢的,晚上喉嚨開始有一點點疼痛;做完快篩後,結果呈現陽性。
4/24(日):早上起來喉嚨有點疼痛,但吃完早餐又稍微緩和了一些,身體狀況大致正常,下午去醫院做PCR,晚上得知結果是陽性,確定感染Covid-19。
4/25(一):本來以為今天身體會更好一些,沒想到狀況和昨天差不多,一樣早上起來喉嚨有點疼痛,吃完早餐又緩和了,晚上有點鼻塞。
4/26(二):狀況和昨天類似,但症狀又更緩和一些。
4/27(三):症狀幾乎都消失了,只剩下確認病毒是否還殘留在體內。
5/4(三):快篩結果是陰性,身體已無任何症狀。
延伸閱讀:確診了怎麼辦? 醫分享輕症居家「自救5招」:至少要空腹12小時以上
快篩從哪裡買得到
快篩其實有很多種,常見的種類包括:
- Roche羅氏檢測套組,韓國製
- Lucira盧西拉家用試劑,美國製
- 萊析樂家檢測套組,美國製
- 英斯特家用試劑,美國製
- Fora福爾威創檢測套組 (5入),台灣製
- Abbott亞培家用新冠病毒抗原檢測套組Panbio (1入),美國製
以下通路都有販售快篩試劑,雖然喬王親自跑過很多家,證實很難買到,但還是可以問問看,因為有問有機會:
1. 四大超商
7-11、全家、萊爾富、OK
2. 藥妝店
康是美、屈臣氏、寶雅、各大藥局
3. 其他
全聯、遠傳、台隆手創館等
我自己跑過7-11、康是美、屈臣氏、藥局,每一家店員都是說已賣完,必須等到幾天後,或者不知道何時才會進貨…
就在我快要放棄購買快篩的念頭時,剛好到全聯採購了一些商品,結帳順口問了一下收銀員,沒想到… 碰巧遇到4/23剛在全聯開賣的快篩:
亞培家用新冠病毒抗原檢測套組,1入,售價218元,限量2萬組
之前的快篩都是300-360元,沒想到新一批的快篩只要218元,而且可以單次購買,當下覺得很幸運 。
不過,但當你看到這篇文章,可能又沒貨了,所以你可以直接透過以下方式查詢最新快篩通路資訊:
最新快篩通路資訊:
1. 有網友開發了「防疫補給站」網頁,開啟定位或輸入地址之後,就能看到附近超商、超市或藥妝店等通路,是否還有快篩試劑可以購買。
2. 《數位時代》這篇文章有持續更新台灣快篩試劑的狀況,有興趣可直接點選連結閱讀 👉亞培與泰博快篩試劑降價供應 !快篩試劑哪裡買?怎麼查?一次看懂
萬一真的還是買不到,也先不要著急,先耐心等一等吧!
因為依照政府的政策方向,之後的快篩試劑會愈來愈充足,也會愈來愈便宜。
PS: 4/28快篩實名制上路之後,你可以在健保特約藥局買到每劑500元的快篩世紀囉!細節請參考如下:
- 販售模式:依循口罩實名制1.0於藥局通路販售模式。
- 販售地點:全國4,909家健保特約藥局及58個偏鄉衛生所。
- 販售對象:持有健保卡/居留證之民眾;無年齡限制,每人均可購買。
- 購買份數:每輪每身分證字號僅能購買1次(可代購),另視情況公布下一輪日期。1份5劑,每劑100元。
- 販售價格:1人1份5劑,共500元(醫材原則售出,概不退換)。
- 分流機制:比照口罩實名制1.0初期,以身分證字號尾數單雙號進行分流;單號星期一、三、五;雙號星期二、四、六;週日則開放全民皆可購買。
如何判定快篩結果
買到快篩後,當晚我就開始進行檢測。
裡面都有中文使用說明書,只要一步一步按造圖片及文字說明來操作,就能輕鬆完成快篩流程。
快篩後的結果會有三種可能性,判讀方式如下:
沒有C線:本次測試無效
只有C線:陰性 (未偵測到)
有C+T線:陽性 (已偵測到)
當我將液體滴入測試裝置後,T很快就出現了一條線,C也很快地出現了一條線 (而我臉上也瞬間出現了三條線… = = |||)
但我心裡一直對自己說:「說明書上寫要過15分鐘後才能確定結果,別擔心!」
為了緩和等待的焦躁不安心情,我決定先去洗澡。
洗完澡、吹完頭髮後,還剩下2分鐘,但兩條線還是依然存在!
「沒關係,說不定2分鐘後會消失,再繼續等吧!」我持續安慰著自己說道。
嗶嗶~ 時間到,看來勝負已定!天啊~ 我的快篩結果真的是陽性!
快篩呈陽性,就是確診嗎?
其實快篩陽性不等於確診,因為有可能是「偽陽性」。(注意,不要反過來念唷…)
之前就有很多人快篩陽性,但進一步檢測卻是陰性,代表不是真的染疫。
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專家認為:無症狀、無接觸史者進行普遍快篩,反而會驗出一堆未染疫者,造成更大的醫療資源浪費。
所以,先還不要下定論,因為你必須繼續做下一個步驟,但在這之前,請先盡量待在家裡不要外出,更不要到公共場所危害人群!
貼心提醒:
衛服部公布的資料顯示,快篩有9成的準確度,但李建璋(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臨床副教授、哈佛大學藥物流行病學博士)曾於臉書以標題「快篩正確性的真相」)表示,真實世界不如實驗室數據,真實情境下的快篩靈敏度只有4~7成。
不管如何,就算有偽陽性的可能,還是要先把自己當作確診者來看待,千萬不要輕忽而鬆懈囉!
快篩陽性的下一步:PCR(病毒核酸檢測)
當你自行快篩出陽性後,下一步就是帶著密封後的快篩試劑,去指定的社區採檢院所做PCR,才能進一步得知是否有染疫 (註:5/5指揮中心修訂,5/12之後的居家隔離、自主防疫、檢疫者採用快篩陽性檢測陽性,並經醫事人員確認,即為確診,不可外出)。
有哪些社區採檢院所可以做PCR呢?
只要透過以下網址,搜尋你附近的指定社區採檢院所,並且上網預約,就能選一個時段前往。
COVID-19 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:https://antiflu.cdc.gov.tw/ExaminationCounter
記住,當你快篩呈現陽性,有很高的機率是確診,所以千萬不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到醫院。
你可以自行駕/騎車、步行,或請同住親友接送,或搭防疫計程車前往。
補充說明: 有些人會直接前往急診室做PCR,當初我也是,但衛福部有特別提醒,如果沒有出現重大急症,盡量預約平日時段過去,避免佔用急診室的人力資源。所以,喬王建議你先上網預約,或者打電話到醫院,確定之後再過去,才不會白跑一趟。
2022/5/5更新:
為了避免居家隔離或檢疫者為出來確認PCR陽性,還要交通配套措施,增加行政負擔。
指揮中心5/5公布新制,5/12起居家隔離、自主防疫、居家檢疫對象使用家用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篩試劑檢測陽性,且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,不可外出,可使用「健康友」APP或聯繋所轄衛生局安排,透過遠距醫療或視訊方式由醫師確認快篩結果進行評估且通報。
快篩陽性者的矛盾心情
老實說,得知快篩陽性後,雖然明明知道不是自己的錯,但是心態上還是難免會覺得:
「挖…我對於身邊的親友真是感到非常抱歉…」
畢竟,如果做完PCR確定自己染疫後,衛生所會開始進行疫調。
這代表近期和你密切接觸過的人都會被匡列,不只你自己,就連他們的生計都可能因此受到影響…
譬如:
上班族可能必須被迫放無薪假 (假設無法遠距工作)
兼差族無法跑外賣、開Uber
創業者可能無法開店、出貨
所以,你身邊的人會分成兩派:
一派會鼓勵你趕快去做PCR,另一派則會極力勸阻你不要做PCR!
此時的你,肯定會面臨非常大的糾結:
要去?或不去?
萬一去了,檢測後真的確診,有多少人的生計會受到我的影響?
萬一不去,導致政府查不到隱形的傳播鏈,又要讓多少人面臨染疫的風險?
不管怎麼選擇,都是很大的難題!
罪惡感就會不自覺油然而生,覺得千錯萬錯好像都是我的錯….
最後,我努力告訴我自己:
「沒有人想要被感染,我不需要覺得有罪惡感!」
「先以全體利益為考量,再考量部分人的利益!」
所以我最後決定還是到醫院做PCR,儘管這麼做可能會損害到自己及部分親友的利益…
PCR處理流程
到了指定社區採檢院所後,請直接把密封後的快篩交給醫護人員,他們會初步詢問你的症狀,並且告知你確診後的權利及義務,其中一項就是當你確診後,就必須配合疫調,不能隱匿行蹤。
原本我上網查到PCR的原始費用要4,000~5,000元,非常地昂貴,不知道政府會補助多少錢。
後來才知道:快篩陽性者帶著密封後的試劑到指定醫院,可以免費做PCR!(不然大家都不想要做PCR了…我說不定也會想要掉頭就走…)
補充說明:
- 如果你需要看病拿藥,支付掛號費即可(視各家醫院而定,新北市醫院約450元)。
- 如果你不需要看病拿藥,無需付任何費用就可以做PCR。
當你確定要做PCR,醫護人員會拿出一根棒子戳入你的鼻孔,幾秒鐘就可以完成採檢。
接下來就是回家檢視「健保快易通app」,我當時大約等待了「4 ~ 6個小時」後就能得知結果,但隨著疫情愈來愈嚴重,後來要等2~3天才會有結果。
PCR陽性怎麼辦
我本來期待文章寫到上一段就可以收筆,沒想到我真的會晉級到這一關,那就只好繼續寫下去了…= =
我下午3點半做完PCR,晚上快9點查看「健保快易通app」,果然結果出爐…
可惡,竟然真的中鏢,真的變成確診者了!
不知該說自己很衰,還是很幸運,跟上了這一波的流行病,只好抱著無奈地心情通知完親朋好友後再上床睡覺。
PCR隔天一早,我就收到當地關懷中心的電話,訪問者貼心地詢問我身體狀況,並且提供衛生所電話,以及當地關懷中心電話,以供我不時之需。
接下來,就是等居家隔離通知簡訊了。
補充說明:以前會發紙本的居家隔離通知,但現在因為太多人染疫,人力不足,時效性又差,所以用簡訊比較方便,所以已經用簡訊取代紙本
PCR隔兩天,我收到3通電話,一開始都會關心身體狀況,接下來會依照他們的職責詢問必要事項:
(1)警察局:疫調詢問PCR確診的前後接觸者,尤其是同住者,以便確認匡列對象。
(2)醫療院所:確認地址後,寄送「防疫包」,並提醒每日要回報測量體溫。
(3)衛生所:確認是否接到上述兩個單位的電話、發出居家隔離單,然後透過人力設定開啟電子圍籬評估居家照護情況。
請注意!
為了加快匡列速度,2022/5/1之後改採確診「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」 (簡稱自主回報系統),確診者會收到內含自主回報系統網址的簡訊,請自行進入系統填報疫調資料。
萬一24小時後還是沒收到簡訊,確診者可先登入健保快易通APP之「健康存摺」,查看PCR檢測結果,若為陽性,可直接點選「COVID-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」連結,前往填寫疫調資料;若自填疫調內容有誤,請致電所在地衛生所請求協助。
因為各地方政府的防疫包內容物都不一樣,有興趣的話不妨參考以下這篇新聞:
防疫包總整理:居家照護上路!各縣市「防疫包內容物」一次看
我大約是在PCR檢測結束的第4天才收到新北市居家照護防疫箱,裡面包括:
快篩5支 溫度計1支 口罩10份
垃圾袋4個 泡麵兩大包 罐頭2個
餅乾2包 飲料6盒 衛教資訊
生活物資採買資訊 免費追劇帳號(限14天)
但因為疫情後來大爆炸,我室友超過10天還沒收到防疫箱,所以不要期待你一定能收到防疫箱…
居家隔離通知書何時會收到
確診之後,應該會很想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,方便了解隔離的起訖日,向公司請假,也方便申請保險理賠金。
但因為居家隔離通知書是人工一個一個欄位輸入、換算,所以當確診人數暴增後,很多人無法立即收到,甚至隔離結束之後都還沒收到。
我自己確診超過16天,還沒收到;我朋友確診超過17天,也還沒收到。
但我也有朋友確診10天內就收到,甚至還有朋友5天內就收到。
(OS: 感覺我被政府遺忘了…QQ)
所以,我猜現在系統與流程應該都很亂,時間沒有按照先後順序處理,等收到後再來記錄下去吧…
新北市居家關懷中心表示,許多確診的市民朋友一直未收到隔離通知書,無法請假,這部分因目前中央法傳系統正調整更新,尚無法即時發送隔離通知書,要請市民朋友依5/8勞動部公告,可利用「健保快易通APP」的PCR陽性檢測,透過數位健康證明作為請假依據。
貼心提醒:目前的居家隔離通知書已改成簡訊通知,但20歲以下居隔單只能發紙本,若超過10天發出,也只能發紙本。
居家照護 vs 居家隔離
確診之後,需要被隔離多久呢?
在那之前,你必須先搞懂什麼是:居家檢疫、居家照護、居家隔離?
- 居家檢疫:具國外旅遊史者之入境者
- 居家照護:無症狀或輕症之確診者
- 居家隔離:與確診者密切接觸者
居家檢疫 | 居家照護 | 居家隔離 | |
定義 | 具國外旅遊史者之入境者 | 無症狀或輕症之確診者 | 與確診者密切接觸者 |
天數 | 10+7 | 10+7 | 3+4 |
解隔後 | 搭配7天自主健康管理 | 搭配7天自主健康管理 | 搭配4天自主防疫 |
換句話說,症狀較輕的確診者屬於「居家照護」,不是「居家隔離」,所以適用的是「居護10+7」,不適用「居隔3+4」唷!
(OS: 我之前看到新聞還很開心,以為很快就能出來了,殊不知空歡喜一場…)
我在這篇文章僅摘錄「居家照護」、「居家隔離」、「自主健康管理」、「自主防疫」的細節,如有需要可以再點選下方的延伸閱讀。
延伸閱讀: 一圖秒懂「居家照護、隔離、檢疫」!都在家卻差很大、居家隔離、自主防疫、自主健康管理差在哪? 高雄曝1張圖秒懂
居家照護10天+自主健康管理7天 (10+7) (5/8後改為7+7)
1. 適用對象為何?
無症狀及輕症確診者。
69歲以下,無血液透析、懷孕且符合居家照護條件,且非65~69歲獨居者,可採居家照護管理;無症狀及輕症之所有兒童,若符合居家照護條件則可在家,如不符合,則由照顧者陪同收治加強版集檢所或防疫旅館。
2. 居家照護天數?
A. 確診者
同時符合以下兩項條件,得解除隔離,並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。
(1)有症狀者,退燒至少1天,且症狀緩解。
(2)距發病日或採檢日第10天以上之家用快篩陰性,或前述快篩持續陽性但PCR檢驗結果為陰性或Ct≥30。
PS: 雖然政府的定義是「發病日」或「PCR採檢日」都可以,但實務上多數人都是用PCR採檢日當天以第0天開始計算。
補充說明:
Ct值(cycle threshold)全名為「循環數閾值」,是COVID-19病毒基因在實驗室中,透過病毒核酸檢測(PCR)之後所測出來的數值。
由於COVID-19病毒極小,必須透過PCR放大基因觀測,每放大2倍就是1單位的Ct值,複製的次數越多次,表示感染者體內的病毒含量越低;也就是Ct值愈高,愈沒有傳染力。
B. 同住之未確診者
距離同戶最後確診個案之確診日滿10天,而且所有同戶隔離者(含尚未解隔之確診者)快篩均陰性時,同戶隔離之未確診者全數解除隔離,並進行7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,期間第3、7天進行家用快篩。前述快篩持續陽性但PCR檢驗結果為陰性或Ct≥30者,視為陰性符合解隔條件。
參考資料:指揮中心公布「COVID-19確診個案居家照護管理指引」,請符合資格民眾配合落實相關事項
請注意!5/8以後的確診者,解隔條件又放得更寬鬆了,居家照護者只需要進行7+7方案即可!
居家隔離3天+自主防疫4天 (3+4)(5/17後改為自選3+4或0+7)
1. 適用對象為何?
居家隔離主要是針對「密切接觸者」,5/8以後調整為「同住親友」才要居家隔離,其他密切接觸者則是自主應變對象。
那要從何時計算天數呢?
原本是發病前4天的接觸者都需要進行隔離,但最近因為確診人數太多,所以4月下旬又調整為:
確診者症狀發生前2天 ~ 隔離之前
2. 居家隔離天數?
4/25行政院拍板同意,居家隔離改為「3+4」,並且縮小匡列範圍,只要3天居家隔離期滿快篩陰性後,就可以出關進行4天自主防疫。
#前3天居家隔離
- 自最後接觸日起居家隔離3天,前3天需待在家中以1人1室為原則,不得外出。
- 完成接觸者匡列後,安排快篩或PCR採檢,有症狀及期滿當日快篩
- 3天居隔期滿快篩陰性後,進行4天自主防疫,但在自主防疫期間不能到校上課
#後4天自主防疫
- 每天進行快篩,快篩陰性者可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,外出全程佩戴口罩。
- 禁止餐廳內用餐、聚餐、聚會、前往人潮擁擠場所與不特定對象接觸等行為
如何線上看診、取得醫生診斷證明書
因為做PCR的當下,我沒有選擇看診,所以沒有拿到藥,也沒有開醫生診斷證明書 (有些防疫險必須出示醫生診斷證明書才能理賠)。
所以我後來使用線上看診的方式,除了可以請醫生幫忙確認身體狀況,也能拿藥,以及取得醫生診斷證明書。
如果你是為了申請保險,需要診斷證明書,現在政府也提供了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,可以用來取代醫師診斷證明書,網址如下:
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:https://dvc.mohw.gov.tw/vapa/apply/Apply.init.ctr
Step 1. 下載健康益友APP
健康益友是一款由衛福部建構的APP,裡面匯集了多家可以線上看診的醫院/診所,線上就能完成掛號、看診,相當方便。
衛服部健保署也有整理出可以視訊看診的機構,也可以到健保署的官網查看。
Step 2. 選取要預約的醫院診所
選取要預約掛號的診所,以及看診的時段。
Step 3. 填寫及上傳個人資料
依照指示填寫名字、身分證字號、連絡電話,並且上傳你的健保卡及PCR陽性截圖,預約掛號就完成囉!
Step 4. 依指定時間進行諮詢
依照你指定的時段上線,醫生會請你脫掉口罩,露臉拿著健保卡一起拍照,以便留存紀錄。
之後就會開始進行問診,結束問診後會再請你找親友來取藥。
假設你需要醫師診斷證明書,請記得一起跟醫生講。
我自己是事後才想起這件事,趕緊打電話到那家診所,請護理人員幫忙轉達。
居家照護第10天,我再次進行快篩,總算呈現陰性了!
這時候的我已經完全沒有任何症狀了,甚至連續開合跳100下也不太會喘,所以身體算是康復了。
請假會被扣薪水嗎?該怎麼請假?
如果你是一般上班族,又無法遠距工作,必須請假在家,甚至到集中檢疫所、防疫旅館,想必會很擔心是否能夠拿到薪水。
你可以依據以下三種不同身分,選擇適合的假別,才不會讓自己的權益損失囉!
確診者可請哪些假?
- 普通傷病假:一年內30日半薪
- 特別休假:工資照給
- 事假:未強制給薪
密切接觸者可請哪些假?
- 前3天居家隔離:可請防疫隔離假
- 後4天自主防疫:可請普通傷病假、特別休假、事假
照顧受隔離家屬可請哪些假
- 前3天居家隔離:可請防疫隔離假
- 後4天自主防疫:可請防疫照顧假、家庭照顧假特別休假
希望這些資訊對大家有幫助,先寫到這邊,之後我會再陸續更新。
如果你有任何確診經驗相關的問題,歡迎在下方留言給我,我會盡快回覆。
最後,祝大家都能在這次的疫情中順利度過、平安健康囉!
感謝喬王分享自身經驗
疫情又變嚴重了,大家都要多保重身體😥
謝謝總理君,最近確診數都是每天破萬人,真的很容易被感染,大家都要保重身體…
真的沒有人想被感染, 喬王不用覺得抱歉~
感謝喬王分享的資訊, 真的很實用~
親身經歷和心情分享則讓人感同身受~
快快康復!
有些心情是非確診者難以體會到的感受,所以我特別寫出來,希望大家也能多一些同理心,更不要責怪確診者怎麼這麼不小心 (很小心還是有可能中獎…)
目前身體恢復得差不多了,謝謝襄子的祝福~^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