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目錄

「最近市場好像開始變得不穩定,我該出清持股嗎?」
「可惡…早知道會漲這麼多,當初我就該進場了,現在購買股票還來得及嗎?」
當你在投資股票時,也曾講過類似的話嗎?
其實,這是很正常的現象,畢竟「恐懼」和「貪婪」是人類的原始本能。
但如果這樣的人類原始本能用在投資市場上,而且大部分人的反應都跟你一樣,那就…請多多保重!畢竟賠錢不是沒有原因的…(笑)
當你發現市場開始出現恐慌情緒,或者莫名其妙火熱的現象,這時候不妨檢視一下「市場情緒」以及「自己情緒」,到底是一致?還是相反?
「別人恐懼時我貪婪,別人貪婪時我恐懼。」
華倫巴菲特
我們都聽過巴菲特的這句至理名言,但是當我們真正參與股票市場時,到底該怎麼知道別人現在是恐懼?還是貪婪呢?
「喬王,是不是看新聞記者寫的報導,就能約略知道市場是恐懼還是貪婪了!」
我們確實可以從新聞媒體,或者身邊親友的反應,來觀察市場的投資情緒,但這樣還是不夠客觀。
舉個例子,以前喬王看到我那不懂股市的爸爸也開始想要買股票,就認為市場已經極度貪婪,但事實上…市場也確實已經是極度貪婪的狀態啦…XD
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這麼指標性的爸爸(誤),所以我們需要更客觀的觀察方式,那就是:恐懼與貪婪指數 (Fear & Greed Index)。
什麼是恐懼與貪婪指數?
「恐懼與貪婪指數 (Fear & Greed Index)」是由CNN Money所開發的一種指數。
它根據7種不同市場指標,綜合加權計算出「恐懼與貪婪指數」,範圍介於0~100之間。
數字愈小,代表市場愈恐懼;數字愈大,代表市場愈貪婪,解讀方式如下:
- 0~25:極度恐懼(Extreme Fear)
- 26~44:恐懼(Fear)
- 45~55:中立(Neutral)
- 56~74:貪婪(Greed)
- 75~100:極度貪婪(Extreme Greed)


恐懼與貪婪指數可以直接在 CNN Money 網站查詢,而且每日會更新一次數值。
如果你有興趣的話,不妨點選以下網址,看一下現在的市場情緒是如何唷!
CNN Money恐懼與貪婪指數查詢:https://money.cnn.com/data/fear-and-greed/
恐懼與貪婪指數由什麼構成?
這項指數是依據以下7項指標來加權計算,如果有興趣研究的話,不妨仔細地一一閱讀。
但如果你只想要了解如何運用恐懼與貪婪指數,找出適合進場與出場的時機,那麼你可以快速往下滑,或者點選目錄中的「從歷史經驗如何檢視恐懼與貪婪指數」。
1. 看跌賣權與看漲買權(Put and Call Options)
在了解這個指標之前,我們要先知道什麼是Put,什麼是Call:
- 賣權(Put):市場上看跌時,買入賣權
- 買權(Call):市場上看多時,買入買權
接下來,我們會用賣權買權比率 (Put/Call Ratio,又稱未平倉比率),來看「賣權交易量」與「買權交易量」的比例。
Put/Call Ratio數值愈大,代表賣權(Put)交易量比較大、市場愈「恐懼」。
相反地,如果數值愈小,代表買權(Call)交易量比較大、市場愈「貪婪」。
數值愈大,市場愈「恐懼」;
數值愈小,市場愈「貪婪」。
以下圖為例,過去五個交易日內,Put/Call Ratio數值偏低,顯示看跌賣權的交易量比較小,而看漲買權的交易量比較大,所以目前在選擇權市場仍處在「極度貪婪」的情緒。

2. 垃圾債券需求(Junk Bond Demand)
首先,我們要知道債券可概略分成兩種等級:
(1)投資等級
(2)垃圾債券 (非投資等級)
如果市場開始恐慌,會擔心垃圾債券的風險,所以要求的殖利率(yield) (簡單來說就是報酬率)會提高。
這聽起來應該很合理,對吧?
因為當市場風險增加,投資要冒的風險也變大,你自然會希望要求「更高的報酬率」。
如果「垃圾債券」要求的殖利率「大幅提高」,但「投資等級債券」要求的殖利率只有「微幅增加(甚至沒變)」,那麼兩者之間的利差(yield spread)就會「增加」。
所以,當利差愈大,市場愈恐慌;當利差愈小,市場就愈貪婪。
利差愈大,市場愈「恐慌」;
利差與小,市場愈「貪婪」。
以下圖為例,投資者在投資「垃圾債券」所要求的利率,只需要比「投資等級債券」的的利率多1.58%。
老實說,這樣的利差真的很低,顯示目前投資者在垃圾債券市場還是處在「極度貪婪」的情緒。

3. 市場波動度(Market Volatility)
市場波動度,是根據芝加哥期權交易所(CBOE)波動率指數(又稱VIX恐慌指數)與其50日移動平均線(50 MA)來衡量波動度。
所以,當市場波動度愈高,代表市場愈恐懼;當市場波動度愈低,市場就愈貪婪。
數值愈高,市場愈「恐懼」;
數值愈低,市場愈「貪婪」。
以下圖為例,VIX恐慌指數是27.66,市場從2022/01/27的「極度恐慌」回到了「中立」的情緒。

4. 股票價格寬度(Stock Price Breadth)
股票價格寬度,是根據麥氏交易量指標(McClellan Volume Summation Index)衡量過去一段時間「上漲的股票總成交量」對比「下跌的股票總成交量」。
如果「上漲的總成交量」比較大,代表市場愈「貪婪」;如果「下跌的總成交量」比較大,代表市場愈「恐懼」。
數值愈高,市場愈「貪婪」;
數值愈低,市場愈「恐懼」。
以下圖為例,上個月「下跌的股票總成交量」比「上漲的總成交量」多出11.02%,所以CNN將這個指標判定為「極度恐懼」。

5. 避風港需求(Safe Haven Demand)
當市場風險提高,資金會轉往避險商品 (如:債券/黃金/現金等),所以這項指標是依據「股票」與「債券」報酬之間的差異來判斷。
當股票績效比債券好,資金會聚集在股票市場,所以市場就會比較貪婪;相反地,當債券績效比股票好,資金會聚集在避險市場,市場就會比較恐懼。
數值愈高,市場愈「貪婪」;
數值愈低,市場愈「恐懼」。
以下圖為例,過去20個交易日中,債券績效比股票好4.98%,這是近兩年股票最弱的表現,代表投資人抽離了股票,待再相對安全的債券,所以CNN將這個指標判定為「極度恐懼」。

6. 市場動能(Market Momentum)
這個指標是S&P 500 指數與其 125 日移動平均線( 125 MA )之間的乖離程度,而125日行動平均線代表大約半年的平均價格。
所以,更簡單地說,這個指標就是看S&P 500現在的股價與半年平均價格差距。
當S& P500 高於 125 MA 的差距愈多,就代表市場上的投資人愈貪婪;當S& P500 低於 125 MA 的差距愈多,就代表市場上的投資人愈恐慌。
正向乖離程度愈高,市場愈「貪婪」;
負向乖離程度愈高,市場愈「恐懼」。
以下圖為例,S&P 500指數低於125日移動平均線,而且是快速下降,所以CNN把這項指標從2022/01/14的「恐懼」,改為「極度恐懼」。

7. 股票價格強度(Stock Price Strength)
股票價格強度,是計算紐約證券交易上市的股票中,近 52 周創新高的股票與近52 周創新低的股票一起比較。
如果創新高的股票比較多,代表市場比較貪婪;相反地,如果創新低的股票比較多,代表市場比較恐懼。
數值愈高,市場愈「貪婪」;
數值愈低,市場愈「恐懼」。
以下圖為例,目前創新低的股票比創新高的多,而且處於這指標區間的下緣,所以被CNN判定為「極度恐懼」。

指標 | 比較內容 | 貪婪 | 恐懼 |
看跌賣權 | 賣權與買權比例 Put/Call Ratio | 數值愈小 | 數值愈大 |
垃圾債券需求 | 債券利差 | 數值愈小 | 數值愈大 |
市場波動率 | VIX 指數與 VIX 的50日移動平均線相比 | 數值愈小 | 數值愈大 |
股票價格寬度 | 上漲的股票總成交量和下跌的股票總成交量 | 數值愈大 | 數值愈小 |
避風港需求 | 股票與債券報酬差異 | 數值愈大 | 數值愈小 |
市場動能 | S&P500指數與其125日移動平均線乖離程度 | 乖離愈大 | 乖離愈小 |
股票價格強度 | 創新高與創新低股票數量 | 數值愈大 | 數值愈小 |
從歷史經驗如何檢視恐懼與貪婪指數
以歷史經驗來看,如果是在「極度恐懼(<25)」時進場,通常是在那時期的相對低點 (請注意,是相對低點,而非絕對低點,短期進場仍有可能賠錢),所以大部分情況都能參與到後面的一波漲幅,譬如:
- (1) 2018/12史上跌幅最大的聖誕節
- (2) 2019/08中美貿易大戰
- (3) 2020/03 COVID-19疫情爆發
- (4) 2021/11南非變種病毒爆發

1. 史上跌幅最大的聖誕節 (2018/12)
美國財長為了穩定市場,特地召集危機小組開會,卻弄巧成拙,引起投資人恐慌,加上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對聯準會(Fed)開罵,使美國四大指數12/14全面重挫,S&P 500從前段高波大跌超過20%。
(相關新聞:最慘聖誕節前夕!梅努欽弄巧成拙 標普瀕熊市 (2018/12/25) )
2. 中美貿易大戰 (2019/08)
美國威脅對中國加徵新一輪關稅後,北京也暫停增購美國農產品,導致美股不支倒地,S&P跌回年線。
(相關新聞:貿易戰急遽升溫 美股道瓊崩跌767點2019年最慘 (2019/08/06) )
3. COVID-19疫情爆發 (2020/03)
新冠病毒Covid-19恐慌蔓延,導致美股崩跌,S&P最多跌超過30%。
(相關新聞:武漢肺炎恐慌蔓延 美股道瓊崩跌2997點史上最深 (2020/03/17) )
4. 南非變種病毒爆發 (2021/11)
2021年下半年雖然股市還是續漲,但市場多次出現恐慌情緒,譬如2021/11南非變種病毒,引發美股暴跌,創下該年最大跌幅。
(相關新聞:南非變種病毒引發市場恐慌 美股暴跌道指創今年最大跌幅 (2021/11/28) )

那麼…如果在「極度貪婪(>75)」時出場,是否就是落袋為安的最佳時機點呢?
答案是:不一定,有時甚至剛好相反!因為你很有可能錯過後面的更大一波漲幅!
譬如:以下這幾個時間點,市場投資人都出現過「極度貪婪(>75)」的情緒:
- (1) 2019年3~4月
- (2) 2019年底~2020年初
- (3) 2020年7~8月
- (4) 2020年11~12月
- (5) 2021年10~11月

如果你因此認為股市過熱而出清所有股票,或許有機會避開短期的大跌,但是當股市快速回檔時,反而很有可能錯過後面一大段的大好行情。
所以,喬王建議遇到市場極度貪婪時,要記得居安思危、避免再投入過多的資金到市場,甚至開始再平衡,依照原始設定的股債比例,賣掉一部份漲多的股票,並且買入債券。

結論
雖然這篇文章探討了恐懼與貪婪指數,以及進出場的時機點,但不代表你要完全透過這個指標來買賣。
喬王還是建議:核心部位以 Buy and Hold (買進並持有) 策略當主軸,持有大盤ETF,並且依照自己的風險容忍度,定期做再平衡,把股債比例恢復到當初的設定。
那什麼時候要加碼?什麼時候要減碼?
在「極度恐懼(<25)」時,你可以依照手中的資金比例,大膽地進場配置大盤ETF。
在「極度貪婪(>75)」時,你可以執行再平衡,但絕對不是全部賣掉股票,否則即使短期真的下跌,長期來說卻有可能因此錯過後面一大段的大好行情!
希望這篇文章,幫助大家在投資股票時逢凶化吉,並且獲得長期穩定的獲利囉!
對了,CNN有製作一部專門說明恐懼與貪婪指數的動畫影片,如果英文能力不差,不妨點進去觀看,相信會更了解這個指數的原理和應用唷!
重要提醒:本篇僅為觀念分享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投資時請自行依照風險忍受度及資金大小,決定何時進場與出場。

延伸閱讀
- 財務自由、提早退休真的可行嗎?
- 超簡單!不定期不定額投資,報酬率原來這樣算!(XIRR函數公式幫你1秒算出來)
- 一看就懂!國際匯款流程與費用總整理(含匯費/郵電費/全額到匯/全額到帳)
- 美股複委託券商推薦誰?複委託的這幾點,其實大勝海外券商!
- 富邦證券複委託也能線上開戶?手把手圖解教學,讓你一看就懂!
進階學習
1. ETF 投資全球:帶你量身打造專屬資產配置(Hahow線上課程,講師:李柏鋒)
2. 小資生活投資學,美股研究趣(Hahow線上課程,講師:美股狙擊手)
參考資料
謝謝喬王分享詳細的解說分析~
要在股市裡和其他人反向操作,真的要有強大自律❤️
不客氣,正是因為反向操作不容易,所以更需要設定一個操作策略,並且有科學化的指標來提醒自己。
否則,只憑”感覺”來操作,通常都無法戰勝人性的貪婪與恐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