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遇到的諮詢案例,是2018年發生的真人真事…
有位好友C小姐傳了訊息給我(如下圖),問我對於「印尼礦業公司投資案」的看法,她說這個投資案除了有紐西蘭信託公司公司「當擔保」,擔保品還有「公司本票」。
除此之外,簽1年約給6%分紅,簽2年約每年給7%分紅,簽3年約每年給8%分紅。
繼續往下看之前,我也想順便問問你:「你會因此心動嗎?」
一般人對於這種「來路不明」的投資,應該或多或少會感到可疑。
如果你是保守型的人,可能會直接拒絕,如果你是積極型的人,可能還會想要詢問細節,但對方通常也早已準備好「Q&A異議處理對策」等著你,所以多數人很難明確地找出問題來。
既然C小姐前來諮詢,且據我認識的一位CFP理財顧問資深前輩所說:「國外確實有類似架構的信託商品」,總不能一句「不要買」就把人輕易打發,還是得說出個明確理由,不然一般人往往會禁不住貪念和誘惑,諮詢完後仍舊購買這類商品。
所以,秉持著柯南的精神,我決定還是試來找碴!
找碴結果如下,供大家參考:
文章目錄
問題一:發行公司的真實性無法驗證
這家發行公司的名稱是Asia mineral development co limited,但網路上只能找到Asia mineral limited,名稱看起來相似,卻未完全吻合。
既然如此,很難判定這兩家公司是否有關係,或者是故意取一個山寨名稱來取信一般民眾?
問題二:信託公司已撤銷公司登記
這家礦業公司是透過信託架構來發行此檔商品,所以信託公司扮演了第二重要角色(第一重要的是發行公司,也就是那家礦業公司)。
但從紐西蘭公司查詢網站查了這家信託公司的統編後,竟然發現:
這家公司僅成立3年,而且已在朋友詢問的那陣子(2018/7/20)撤~銷~登~記~!
很巧的是,當時C小姐也確實收到了業務傳來的簡訊,說這家信託公司在7月啟動了重組流程,彷彿暗示了撤銷登記屬於正常現象。
但老實說,擔任受託人的信託公司撤銷了公司登記,怎麼看都覺得可疑。
註:直到2022/05/31,該公司仍是撤銷(removed)狀態,未再恢復登記。
問題三:無法得知保證獲利的依據
對喬王來說,這個商品透明度很低,而且還保證分紅6~8%,大幅增加了商品的風險性,因為在實際獲利模式未知的情況下,你怎麼知道它能賺到至少高於8%的報酬?或者,它只是用本金支付你的利息?
如果以下這些問題都不清楚,那還是別輕易去碰!
- 這項礦產資源開發計畫是開發什麼?
- 開發的成本有多高?
- 成功率有多高?
- 實際報酬率又有多高?
此外,同樣的分紅,其實在美國證交所就可以找到更多透明度高且配息穩定的商品 (如ETD交易所交易債券、CEF封閉型基金等)。
就算是配息不穩定的高收益債券基金,你至少能從網站得知它的配息組成,並決定要冒多少的風險取得同樣差不多6~8%的報酬,實在沒必要冒這種可能「貪了小利,賠了本金」、「風險無限,獲利有限」的風險。
問題四:無法得知真實的擔保性
對於金融機構來說,最好的擔保品是銀行或保險公司發行的商品(如存款、保單等)或者相對抗跌的不動產,如果擔保品只是該公司的商業本票,根本不能稱做足額擔保!
說難聽一點,當公司倒閉或蓄意脫產時,商業本票只是一張廢紙罷了!
盤點完以上問題後,C小姐頓時捏了一把冷汗(從貼圖表情可得知XD),緩緩地說:「我開始擔心我另一位朋友了,因為她拿了房子增貸去投資!」
聽完這句話,換我為她朋友捏了一把冷汗了…
這份投資案是真是假,當時其實無從得知,但唯有識破問題點,才能知道風險有多大,以及是否要冒這種風險來獲取所謂的6~8%「保證報酬」,否則你只是將錢投入到一場不知賠率有多大的賭局罷了!
最後,再次苦口婆心地提醒兩句話:
- 投資,不要只想著贏,還要想著不能輸。
- 獲得利息,報酬有限;失去本金,風險無限。
後記
1. 截至文章發佈前,該信託公司仍舊處於撤銷登記的狀態。
2. 本篇僅從不同角度提供不同面向的問題點,因資料有限,仍無法確定此投資案的真偽,投資時請務必自行評估可能的風險。
3. 2021年11月的新聞有報導這個疑似吸金案的案子,負責人遭起訴,有興趣者可以參考以下新聞。
4. 2023年4月,友人告訴我這間公司被人檢舉是非法投資公司,公司已經關閉,其中一位主管捲款落跑。
延伸閱讀
- 【諮詢案例2】房貸壓力大!存不到錢!該如何開源節流?解決財務問題前,更重要的是釐清你的人生方向!
- 投資詐騙手法大拆解,5種你一定要小心的金融陷阱與話術 (附上各種真實案例)
- 你以為的投資,或許是詐騙?投資前,你要先有這3種風險意識!
- 如何判斷是跨國匯款詐騙?從海外匯款給我,要我先轉帳上萬元手續費,我該相信嗎?
- 負債整合詐騙陷阱大公開,小心變成債務協商,造成信用破產 + 列為黑名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