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設你住進一間老屋,雖然房子充滿懷舊氛圍,裝潢也維持得不錯,但某一天牆角突然出現裂痕,天花板似乎有些鬆動,甚至在地震後還聽到輕微的「咔咔」聲。
你是否會開始擔心:「房屋結構是不是出了問題?」
其實,台灣有許多屋齡超過30年的老屋,因為長時間使用,開始陸續出現一些結構問題。
今天,我們就來聊聊常見的老屋結構問題,以及如何補強讓房子更安全。
延伸閱讀:RC SRC SC比較!哪種建築結構最耐震?一次瞭解他們的差異及優缺點 (鋼筋混凝土 vs 鋼骨結構 vs 鋼骨鋼筋混凝土)
文章目錄
常見的房屋結構問題有哪些?
許多人以為,房子只要外觀看起來沒問題,室內裝潢維持得好,結構應該也不會有大問題。
但實際上,老屋的結構問題可能藏在肉眼看不到的地方,譬如牆體內部、基礎結構或鋼筋支撐系統。
一旦房子結構出現問題,不僅影響居住安全,甚至可能在地震或強風吹襲時造成危險。
老屋的結構問題主要分為以下兩大類:
- 結構元件損壞:結構元件包含樑柱、牆壁、樓板,損壞原因包括地震、施工品質不良、外在環境影響 (如潮濕、沿海地區)、建築物未定期維護修繕等
- 結構系統缺陷:設計上的弱點 (先天不良),或者使用者不當變更 (後天失調)
延伸閱讀:老屋可不可以買?銀行貸款有何限制?一文看懂老屋的優缺點及注意事項,避免買了後悔!
結構問題1:結構元件損壞
老屋因長時間受到外力(如地震、風雨、溫差等)的影響,樑柱、牆壁、樓板等結構元件可能會損壞,例如:
- 牆體裂縫:經常見於承重牆或柱子,可能是地震造成的結構性損傷
- 鋼筋腐蝕:因水氣滲透或材料老化,鋼筋外露並生鏽,進一步降低承重能力
- 混凝土剝落:混凝土因質量劣化而剝落,導致支撐結構減弱
以下從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網站中,節錄一些資料,看完你就能知道該怎麼檢查地震後的損害程度。
#柱子
- 柱子有鋼筋外露 (危急程度A)
- 柱子有明顯且連續X形、V形、倒V形、垂直向/斜向開裂 (危急程度A)
- 柱子有不連續垂直向/斜向裂縫 (危急程度B)
- 柱子有微小的水平向裂紋 (危急程度C)
補充說明:
● 危急程度A:應立即離開屋內,並儘速通知專業技師前往檢查房屋是否有崩塌之虞
● 危急程度B:通知專業技師前來檢查,確認結構是否須修復補強。
● 危急程度C:不影響結構安全,可自行修補。
#樑
- 樑有鋼筋外露 (危急程度A)
- 樑有明顯且連續X形、水平向/垂直向/斜向開裂 (危急程度A)
- 樑有不連續垂直向裂縫 (危急程度C)
#牆壁
- 剪力牆的鋼筋外露 (危急程度A)
- 加強磚造房屋的承重牆、鋼筋混凝土的隔間牆,整片倒榻、傾斜或大面積掉落 (危急程度A)
- 剪力牆、加強磚造房屋的承重牆、鋼筋混凝土的隔間牆有長而連續的開裂 (危急程度B)
- 剪力牆、加強磚造房屋的承重牆、鋼筋混凝土的隔間牆有短而不連續的裂紋 (危急程度C)
補充說明:有些鋼筋混凝土建築在設計時,加入以鋼筋、混凝土構成的牆,這種牆稱作剪力牆。電梯通道間的牆,通常就是剪力牆。
#樓板
- 樓板開裂、管線破壞 (危急程度A)
- 樓板角落出現裂縫 (危急程度B)
結構問題2:結構系統缺陷
老屋的設計可能不符合現代建築標準 (先天不良),或者使用者不當變更 (後天失調),導致結構系統本身存在缺陷,常見的有懸臂式建築、短柱效應、壁量不足的軟弱層。
缺陷1:懸臂式建築
懸臂式建築,是指建築物的「廊外無柱」、「樓板懸空」,由於懸空處沒有柱子可分擔樓板的重量與地震力,因此形成結構上的弱點,耐震性比較差。
1970年代以前,台灣興建的校舍都是採用這種設計,主要是為了加強採光、通風,並且提供更大的活動空間,但921地震倒榻的校舍,有許多都是這種建築。
參考文章:懸臂式與壁量不足的建築物,耐震性較低
缺陷2:短柱效應
短柱效應,是指柱子能夠變形的範圍變短,導致破壞力變大。
缺陷3:壁量不足的軟弱層
軟弱層的大樓,通常1樓屬於開放性空間,有些將牆壁打除後,以大片的透光玻璃替代,使得一樓的耐震力變差。
除了1樓之外,其他樓層也可能為了作為開放性營業空間而打除牆壁,導致該樓層變成軟弱層。
老屋結構補強怎麼做
建築物的結構補強包含以下兩階段:
- 修復結構元件:針對樑柱、牆壁、樓板等元件,修補其裂縫,並保護鋼筋混凝土
- 補強結構系統:先經過耐震能力評估,確認耐震能力不足後,才需進行整體建物的耐震補強
如果你懷疑房子的結構有問題,或想讓老屋更安全,可以考慮以下幾種補強方式:
方法1:找專業人員進行結構檢測
透過專業結構技師檢測,可以清楚了解房屋目前的狀況,包含裂縫深度、鋼筋腐蝕程度等,並根據檢測結果制定補強計畫。
方法2:進行碳纖維補強
碳纖維是一種輕量但高強度的材料,適合用來補強承重牆或梁柱,而且施工簡單,不會增加建築的重量負擔,是目前常見的補強技術之一。
方法3:加裝抗震裝置
針對抗震能力不足的老屋,可以安裝鋼構加固系統,提升整體結構的穩定性,減少地震帶來的損害。
方法4:修補裂縫與防水處理
對於小型裂縫,可以使用環氧樹脂填補,避免裂縫進一步擴大。此外,做好防水工程能降低鋼筋腐蝕的風險,延長結構壽命。
總結
老屋的結構問題雖然看似隱蔽,但透過專業檢測與適當補強,可以大幅提升安全性。
記得,牆體裂縫、鋼筋腐蝕或抗震能力不足,都是值得重視的警訊。無論是進行碳纖維補強、加裝抗震設備,還是進行裂縫修補,每一步都能讓你的老屋更安全、更安心。
房子外表看起來好,不代表結構也沒問題,定期檢測與補強,才是老屋長期安全的保障!
延伸閱讀
- 土壤液化原因是什麼?我家住在高潛勢區該怎麼辦?
- 什麼是違章建築?違建要怎麼查詢?用這一招,判斷你的房子是即報即拆、列管緩拆或免拆!
- RC SRC SC比較!哪種建築結構最耐震?一次瞭解他們的差異及優缺點 (鋼筋混凝土 vs 鋼骨結構 vs 鋼骨鋼筋混凝土)
- 【地震險懶人包】地震險理賠金、保費是多少?基本/超額/擴大/輕損地震險,保障範圍差別在哪?
- 老屋可不可以買?銀行貸款有何限制?一文看懂老屋的優缺點及注意事項,避免買了後悔!
- 都更條件有哪些?我家能都更嗎?搞懂公辦/民辦/自辦,及權利變換&協議合建,才不吃虧上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