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喬王的投資理財筆記
  • 關於喬王
  • 課程學習
    • 美股ETF投資術
    • 買房銀行貸財術
    • 預售屋新手攻略
    • 包租公婆實戰攻略
    • 租屋族不踩雷
    • 部落格變現班
    • 中古屋首購攻略
    • 軟裝佈置居家生活
  • 閱讀文章
    • A1 購屋指南
    • A2 房貸信貸
    • A3 看屋筆記
    • A4 預售屋攻略
    • B1 財商觀念
    • B2 金融投資
    • B3 房產投資
    • B4 省錢技巧
    • B5 理財規劃
    • C1 斜槓技能
    • C2 斜槓資源
    • C3 斜槓專訪
    • C4 諮詢案例
    • C5 課程講座
  • 免費資源
    • 建商查詢平台
    • 7天買房學習計畫
  • Podcast節目
  • 合作邀約
Menu Close
  • 關於喬王
  • 課程學習
    • 美股ETF投資術
    • 買房銀行貸財術
    • 預售屋新手攻略
    • 包租公婆實戰攻略
    • 租屋族不踩雷
    • 部落格變現班
    • 中古屋首購攻略
    • 軟裝佈置居家生活
  • 閱讀文章
    • A1 購屋指南
    • A2 房貸信貸
    • A3 看屋筆記
    • A4 預售屋攻略
    • B1 財商觀念
    • B2 金融投資
    • B3 房產投資
    • B4 省錢技巧
    • B5 理財規劃
    • C1 斜槓技能
    • C2 斜槓資源
    • C3 斜槓專訪
    • C4 諮詢案例
    • C5 課程講座
  • 免費資源
    • 建商查詢平台
    • 7天買房學習計畫
  • Podcast節目
  • 合作邀約

不定期不定額投資

  1. Home>
  2. 不定期不定額投資
Read more about the article 超簡單!不定期不定額投資,報酬率原來這樣算!(XIRR函數公式幫你1秒算出來)

超簡單!不定期不定額投資,報酬率原來這樣算!(XIRR函數公式幫你1秒算出來)

  • Post author:喬王
  • Post published:2021-05-18
  • Post category:B2 金融投資
  • Post comments:0 Comments

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困擾: 投資股票時,不是採定期定額投...

Continue Reading超簡單!不定期不定額投資,報酬率原來這樣算!(XIRR函數公式幫你1秒算出來)

新莊重劃區分析

桃園A7重劃區分析

板橋江翠北側重劃區分析

廣告欄位出租

嗨~ 我是喬王~
喬王大頭照

原本我是銀行的儲備幹部及PM,為了追求理想生活,大膽放棄年薪百萬工作,成為自由工作者。

我的身邊有很多想買房和投資的朋友,因為缺乏學習管道,學到不正確觀念,甚至被詐騙上當而後悔。

所以,我幫助想買房的你,不只學會買房,也懂得用美股ETF穩健投資,甚至發展斜槓收入,擁抱自由人生!

📧合作邀約:mrjoewang001@gmail.com

👉點我看更多

訂閱電子報

我會和你分享買房/投資/斜槓的小秘訣,讓你也能一步步邁向理想人生。

學習房地產

好學校Hahow_買房必知告別無殼蝸牛的銀行貸財術_喬王

好學校Hahow_買房必知告別無殼蝸牛的銀行貸財術_喬王

中古屋新成屋買房攻略

軟裝佈置居家空間

學習當包租公

隔套收租包租公婆實戰攻略

財富方舟_第一次買房就上手

小傅老師_瘋理財_不買房包租二房東

邱愛莉_包租自住購屋術

文章分類

  • A1 購屋指南
  • A2 房貸信貸
  • A3 看屋筆記
  • A4 預售屋攻略
  • A5 租房
  • B1 財商觀念
  • B2 金融投資
  • B3 房產投資
  • B4 省錢技巧
  • B5 理財規劃
  • C1 斜槓技能
  • C2 斜槓資源
  • C3 斜槓專訪
  • C4 諮詢案例
  • C5 課程講座
  • C6 好書推薦
  • 待分類
  • 斜槓

熱門文章

  • 線上電匯到國外好複雜?3張圖看懂跨國匯款流程&各銀行手續費 (含匯費/郵電費/全額到匯/全額到帳) (250,183)
  • RC、SC、SRC建築結構比較!地震來了,哪種房子最耐震? (鋼筋混凝土 vs 鋼骨結構 vs 鋼骨鋼筋混凝土) (157,694)
  • 2023美股複委託手續費比較,誰最便宜?複委託的這些優點,大勝海外券商 (附富邦/國泰/永豐/大昌比較) (103,950)
  • 預售屋合約有哪些陷阱?買房簽約前,你必知的10大注意事項懶人包! (84,745)
  • 【江翠北側重劃區懶人包】房子買在板橋江北重劃區?買房前,你該了解的這8件事! (80,041)
  • 【桃園龜山】A7重劃區懶人包,有哪些建案?歷年房價是多少? (65,224)
  • 買房貸款成數不足,定金會被沒收?解約條款該注意什麼?只要做到這3點,不怕賠違約金! (64,530)

喬王的投資理財筆記

21 hours ago

喬王的投資理財筆記

以前說「買不如租」,現在卻「租不如買」,這代表打臉自己嗎?最近看到這篇新聞,很多網友紛紛嗆說她是打臉自己。(網友好兇啊⋯⋯)老實說...我覺得這樣的想法有點狹隘...因為...每個人的「人生狀態」與「思考模式」本來就會一直改變,這是再正常不過了...!譬如說...#身分的轉變最常見的,就是身分的轉變。從原本單身,再到有另一半。從情侶身分,再變成婚姻狀態,開始負起更大的責任。買房與否,不再是自己的想法為主,必須與另一半溝通。生了小孩後,覺得房子不夠大,或者覺得搬遷很麻煩,所以有些人重新評估後,會覺得不如買房。#事件的轉變人生的變化很多,誰都無法預料。自己或家人還健康時,我們選擇在外租房,不會感到什麼樣的壓力。但萬一自己或家人生病時,有些人會需要就近照顧。這時候的考量,可能不只是價格,更重要的是如何方便照顧。其實這就像是✅理財規劃✅保險規劃✅職涯規劃我們的想法不可能一成不變,而是隨時「動態調整」如果為了捍衛自己的「舊原則」,反而變成了「冥頑不靈」,忽略了更好的選擇。這也是為什麼我看到...很多人年輕時堅決不買房,等到步入婚姻、擁有家庭後,卻又買了房子🏠又或者...很多名嘴網紅原本說房價太貴,奉勸大家不要現在買房,但後來也買了房(甚至不少次),從小屋慢慢換到了大屋。當然,也有人原本認為必須買房,但後來卻賣了房子,改成了租房。總而言之,每個人的條件、遇到的情境都不同,實在沒必要互相比較,也沒必要說別人反覆無常。因為,人生本來就是反覆無常啊!假設你...一直沒有改變,或者老是和別人比較,拿別人來當自己的標準,那有問題的反而是你囉!Q: 你覺得想法改變,是打臉自己、反覆無常嗎?

... See MoreSee Less


Photo

View on Facebook

·
Share



Share on Facebook



Share on Twitter



Share on Linked In



Share by Email

最新文章

  • 買不如租?租不如買?人生狀態的改變,決定了我們的思考模式
  • 不喜歡指數投資的人,具有什麼樣的特性?測測看,看你偏向被動投資或主動投資?
  • 貸款用途不符,銀行可強迫我還款嗎?想用舊房貸款買新房,小心啟動加速條款!
  • 海外債券怎麼買?有什麼優點?複委託券商只要1千美元低門檻,小資族也能投資美債!
  • 快40歲買不起房,覺得自己不爭氣?買房前要先建立正確心態:相信自己有能力買得起房子!

最新留言

  1. 「喬王」於〈香港保單安全嗎?保險公司會不會倒閉?購買境外保單險前,你該注意的5個風險!〉發佈留言2023-03-28

    1. 海外所得100萬以上要申報 2. …

  2. 「Stella」於〈香港保單安全嗎?保險公司會不會倒閉?購買境外保單險前,你該注意的5個風險!〉發佈留言2023-03-23

    請問我前幾年在香港買了永明金融保險,香港…

  3. 「喬王」於〈2021富邦證券複委託 自動退稅明細總整理〉發佈留言2023-03-03

    不客氣~ 你說得沒錯,目前這樣排序真的不…

  4. 「SS」於〈2021富邦證券複委託 自動退稅明細總整理〉發佈留言2023-03-03

    感謝 喬王 如果按照A~Z 順序 會比較…

  5. 「喬王」於〈勞保勞退差別在哪?想提前退休,先搞懂新舊制退休金怎麼查詢與試算!〉發佈留言2023-02-23

    謝謝你的稱讚與分享,你的公教人員退休條件…

追蹤我的IG

雞蛋不要放在同一籃子裡,但有些人放在不同籃子裡,還是....

這代表...?
我非常喜歡這段話: 船隻停在港口是 我非常喜歡這段話:

船隻停在港口是最安全的,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;

人們待在家裡是最安全的,但那不是人生的意義。

我一直都知道...
上班其實是最安穩的,
創業反而是最挑戰的。

但...
安穩不是我人生的意義,
分享知識才是我真正的熱愛。

所以,我才離開職場,
專注在寫作與教學,
希望在社會上發揮一點影響力,
讓大家可以了解 #買房、#美股投資、#斜槓。

算一算...
離開職場差不多快要2年了,
雖然收入沒像上班這麼穩定,
但我很慶幸自己算是幸運,
仍然能夠持續做著喜歡的事,
也真的帶領了一些人做出改變。

回首來時路,
我發現自己不只時間變得更自由,
身心也變得更加豐盛。

忍不住想和當初的自己說謝謝:)

PS: 如果你有很想要做的事,但是礙於能力、時間、金錢卻做不到,不妨先從興趣開始培養,再發展成為斜槓吧!因為不行動是最安全的,但那不是生命的意義~
前陣子受邀到民視新聞專訪,談到小資族該如何存 #買房頭期款。

其中講到的開源節流計畫,重要順序是賺、存、花、翻。

先說好,這不算是我獨創的架構,
畢竟,賺/存/花已經是普遍的概念,
我待過的財商單位也不斷強調這四字訣。

雖然這四字訣聽起來很容易,做起來其實還是有很多眉角,而且每個步驟都需要時間與耐性。

所以,我根據自己的經驗,為這4個口訣加註了我的註解,並且畫成了這張 #賺存花翻 示意圖。

當你能夠按照這四個步驟順序,每一步驟都穩紮穩打地完成它,它就會像「踩飛輪」一樣,初期看不太到效果,但後來會愈轉愈快,最後甚至可以半自動或全自動運轉!

如果想更深入了解這四步驟的意義,可看我前幾天在部落格分享的那篇文章。

PS: 如果想要了解如何透過指數化投資,運用時間複利來安全地翻倍財富,可以點選我首頁的美股ETF課程連結,早鳥預售38折優惠倒數12天計時中,現省2610元,錯過將不再有~
【你要花幾年,才能買得起一間房?】
前幾天的文章中,曾提到 #房價所得比,到底什麼是房價所得比呢?

它,代表「想買房,必須不吃不喝多少年」,是判斷人們買「房負擔能力」的指標之一。

那麼... 台灣的房價所得比是多少?在全世界排名又是第幾名呢?

因為我感到很好奇,所以特別查了兩個來源:

➡️ 台灣統計:
依照內政部2022年Q3的統計,台灣房價所得比是9.8 (換句話說,台灣人民買房平均要不吃不喝10年)

➡️ 國際統計:
根據numbeo 2022年中的統計,台灣房價所得比是19.7,排名全球第18名,今年排名全球第16。(換句話說,台灣人民買房平均要不吃不喝將近20年)

咦?為什麼比例不一樣?難道是政府做假數據嗎😳

別擔心,主要是因為計算方式有些微不同,所以算出來的數據也會不一樣。

雖然計算方式不同,很難判斷誰的數據會比較貼近人們的生活,但因為numbeo有全球各國/地區排名,所以可以比較不同國家的負擔能力水準。

我特別畫出了以下這張圖,可以清楚看出台灣的房價所得比在列出統計的107個國家中,排名佔前20%,其實是偏高的。

如果以亞洲國家來比,台灣可能還不算是最高,比以下國家好一些:
✅香港
✅中國
✅菲律賓
✅南韓
✅越南
✅泰國

但台灣的價所得比仍輸給以下國家:
✅俄羅斯
✅新加坡
✅日本

不過,因為房價所得比通常都是用「中位數房價」,對應到「中位數家庭可支配所得」,所以我們可以透過以下5種方式來解決:

(1)提升賺錢能力
(2)提升儲蓄率
(3)先從低總價開始購入
(4)以小換大
(5)善用貸款或親友支持

第5點尤其重要,我們通常不會用「全部現金」拿來買房,而是會用「貸款」買房,所以實際上多數人不需要等到10年、20年,因此可以打破10年、20年無法買房的魔咒。

當然,買房能力還不夠之前,可先從租屋開始,一邊培養財務能力,一邊培養買房知識,才能築夢踏實囉~

Q: 你覺得誰的統計數據比較符合你的想像?這些國家中,有哪些國家讓你感到驚訝嗎?

(PS: 因為現在才3月,數字可能還會變動,所以我就先不畫今年的圖表)
_____________
你想要透過投資存下買房自備款嗎?那你需要建立穩健的核心部位!

與其每天買進賣出,還要常常研究個股和盯盤,績效又很難贏過整體市場,不如透過指數化投資,讓整體市場及時間幫你賺到複利滾存的財富。

【美股ETF懶人投資術】課程最後2周倒數計時中,記得把握最後38折優惠唷!(連結請見下方留言處)
最近因為陸續接受採訪,常被問到為什麼要離職創業?

前陣子躺在床鋪上,突然想到這一句話,似乎能夠完美詮釋我的心情 (PS: 看來還沒有人說過同樣的話...XD)

👉時間留給老闆,你成就的是老闆
👉時間留給自己,你成就的是自己

當我擁有更多想做的事情,我就會想要把時間多留給自己,而不是把時間都貢獻給老闆。

但請別誤會,我不是要勉勵大家當薪水小偷。

只是想要提醒大家:
既然我們每天超過三分之一時間在工作,就要為自己工作,而不是為老闆工作。

要懂得把上班學到的能力,轉換成"擁有選擇工作型態"的能力。

下班後的時間更是重要!

當我們開始發展第二專長,並且開始經營自己熱愛的斜槓,才能成就自己,而非一直成就老闆。

畢竟,老闆不用對我們的人生負責,只有我們才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...

Q: 你都把大部分的時間留給誰呢?

A. 老闆
B. 自己
C. 另一半
D. 爸媽
E. 其他:____________
「萬一台灣發生戰爭,我買的股票和房產會怎麼樣?」

前陣子參加爬山團時,有山友緊張地問了我這問題。

老實說,沒人知道會發生什麼事,但烏克蘭的發展值得我們借鏡。

俄烏戰爭爆發後,烏克蘭的匯率、股市與房市大致情況如下...

#匯率
➡️匯率在戰爭爆發之前,似乎就已充分反應,大幅下跌超過了10%

➡️戰爭爆發之後,反而沒什麼變化(UAH/USD大約維持在0.034)

➡️直到2022/7/24突然大幅下跌至0.027,然後一路維持至今

#股市
➡️股市暫停交易大約5.5個月(2022/2/24關閉,2022/8/9恢復交易)

➡️重新開市後,烏克蘭PFTS指數走勢還算平穩,直到2023/1/5以後一路快速下降至今

#房市
➡️許多房子被炸毀或受損,必須等到戰後重建

➡️即使房子沒有受損,房價也因許多人拋售而大幅下跌,或者有行無市

➡️房貸族仍須按時繳交房貸,但多數人失業無收入,只能持續等待戰爭結束的那一天

鑑往知來,如果把資產都重壓押在台灣貨幣、台灣股票、台灣房產,那麼你的戰爭風險承受能力就會很低。

這也是為什麼會建議:做好資產配置,持有美金與美股。

房地產因為金額大,可能比較難分散,但如果買房後手上還有部位,建議也是要分散資金,不要都拿來買房地產。

__________________
如果你想要分散風險,投資海外股市,可透過美股指數化投資打造長期穩定成長的獲利系統。

歡迎參考我的 #美股ETF懶人投資術 課程,3/23前可享38折早鳥優惠,詳細內容請見我的首頁短連結。
【能力不夠強,不要談#被動收入】 「 【能力不夠強,不要談#被動收入】
「唉…大家都把被動收入講得太簡單了…」

前幾天和朋友聊天時,朋友說了這句話,讓我覺得很有感…

這幾年許多人都在談被動收入,但他們通常只看到成果,沒看到得到結果之前所需付出的努力,以及需要具備的能力。

依照我的經驗:主業/斜槓能力不夠強,根本就不用談被動收入。

為什麼?

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財富容量,當我們能創造10萬元的主動收入,才有機會創造10萬元的被動收入。

假若一個人只能創造3萬元的主動收入,卻想要創造10萬元的被動收入,那就完全超出了他的財富容量,即使僥倖獲得,也必然會失去!

舉例:
➡️想要靠自媒體創造被動收入,必須製作出有價值的圖文或或影音,還要懂得網路行銷。

➡️想要當房東創造被動收入,必須了解如何篩選物件、了解貸款規則、懂得裝潢及招租管理房客。

➡️想要靠投資創造被動收入,本金一定要夠大,而本金的來源在於本業與斜槓;當你本金不夠大,即使報酬率很高,收入也很少。

➡️想要靠創業創造被動收入,必須了解企業運作及銷售技巧,還要懂得管理團隊,以及外包任務。

這些人通常都是在本業上表現得好,斜槓才會表現得好;擁有較好的主動收入,才能擁有較好的被動收入。

這也是為什麼談到被動收入時,我不會去講怎麼投資賺錢,而是講如何提升本業與斜槓能力,因為當你的主動收入愈好,才愈有機會將主動收入自動化,創造出更好的被動收入。

但人們通常只看到被動收入,忽略了主動收入的重要性…
雖然我常分享「理財」與「房產」知識,但這些都是屬於「外在財富」。

比起「外在財富」,我認為更重要的是「內在財富」,其中一件事就是:讓自己常常感到「快樂」。

人生中,總有許多快樂&不快樂的事。

當你能在眾多不快樂的事情中,習慣看到快樂的事,並且放大它,那麼你就會覺得...人生處處都能讓你感到快樂。

相反地,當你在眾多快樂的事情中,習慣看到不快樂的事,並且放大它,那麼你就會覺得...人生處處都能讓你感到不快樂。

PS: 這陣子有這樣的體悟,是因為看到很多親友為了一些小事而生氣,或者習慣往負面解讀;也看到很多網友喜歡花時間生氣&抱怨台灣大環境不佳、薪資結構很差、房價高漲買不起、居住不正義...
【#信用卡分期傷害信用?】 「刷卡分 【#信用卡分期傷害信用?】
「刷卡分期,會不會影響信用或貸款呢?」

當我們購物時,可以透過「刷卡分期」來降低每月現金流支出的壓力,對於現代人來說非常地方便。

但是...信用卡分期會不會影響聯徵的信用分數?

為什麼有些人說會,又有些人說不會呢?

萬一需要貸款,信用卡分期會不會影響到貸款的額度?

這些是很多人刷卡分期時會遇到的疑問,所以建議刷卡分期之前,先搞懂什麼是信用卡分期,以及哪些會影響信用分數與貸款。

才不會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到自己的信用,或者需要申請貸款時被砍額度唷!

PS: 前陣子看到有人在社群亂回答,心裡有點生氣,所以決定分享這篇內容~

#信用卡分期 #刷卡分期 #帳單分期 #消費分期 #預借現金分期
載入更多... 在 Instagram 上追蹤

加入我的Line

買房必知的銀行貸財術

  • 隱私權政策
  • 免責聲明與使用條款
Copyright - OceanWP Theme by Nick
error: 嗨,我是喬王,網站內容皆為創作者版權所有,若你想要引用本文內容,請務必先透過Email聯繫我(mrjoewang001@gmail.com),謝謝你的配合~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