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喬王的投資理財筆記
  • 關於喬王
  • 課程學習
    • 買房銀行貸財術
    • 預售屋新手攻略
    • 包租公婆實戰攻略
    • 租屋族不踩雷
    • 部落格變現班
    • 中古屋首購攻略
    • 軟裝佈置居家生活
    • 第一次買房收租
  • 閱讀文章
    • A1 購屋指南
    • A2 房貸信貸
    • A3 看屋筆記
    • A4 預售屋攻略
    • B1 財商觀念
    • B2 金融投資
    • B3 房產投資
    • B4 省錢技巧
    • B5 理財規劃
    • C1 斜槓技能
    • C2 斜槓資源
    • C3 斜槓專訪
    • C4 諮詢案例
    • C5 課程講座
  • 免費資源
    • 建商查詢平台
    • 7天買房學習計畫
  • Podcast節目
  • 合作邀約
Menu Close
  • 關於喬王
  • 課程學習
    • 買房銀行貸財術
    • 預售屋新手攻略
    • 包租公婆實戰攻略
    • 租屋族不踩雷
    • 部落格變現班
    • 中古屋首購攻略
    • 軟裝佈置居家生活
    • 第一次買房收租
  • 閱讀文章
    • A1 購屋指南
    • A2 房貸信貸
    • A3 看屋筆記
    • A4 預售屋攻略
    • B1 財商觀念
    • B2 金融投資
    • B3 房產投資
    • B4 省錢技巧
    • B5 理財規劃
    • C1 斜槓技能
    • C2 斜槓資源
    • C3 斜槓專訪
    • C4 諮詢案例
    • C5 課程講座
  • 免費資源
    • 建商查詢平台
    • 7天買房學習計畫
  • Podcast節目
  • 合作邀約

預售屋注意事項

  1. Home>
  2. 預售屋注意事項
Read more about the article 新手看預售屋,要問哪些問題?有哪些注意事項?(文末可索取預售屋看屋技巧excel表)

新手看預售屋,要問哪些問題?有哪些注意事項?(文末可索取預售屋看屋技巧excel表)

  • Post author:喬王
  • Post published:2020-10-10
  • Post category:A1 購屋指南
  • Post comments:0 Comments

「喬王,要如何看預售屋?有什麼看屋技巧?」 不知道你也有這樣...

Continue Reading新手看預售屋,要問哪些問題?有哪些注意事項?(文末可索取預售屋看屋技巧excel表)

新莊重劃區分析

桃園A7重劃區分析

板橋江翠北側重劃區分析

廣告欄位出租

嗨~ 我是喬王~
喬王大頭照

原本我是銀行的儲備幹部及PM,為了追求理想生活,大膽放棄年薪百萬工作,成為自由工作者。

我的身邊有很多想買房和投資的朋友,因為缺乏學習管道,學到不正確觀念,甚至被詐騙上當而後悔。

所以,我幫助想買房的你,不只學會買房,也懂得用美股ETF穩健投資,甚至發展斜槓收入,擁抱自由人生!

📧合作邀約:mrjoewang001@gmail.com

👉點我看更多

訂閱電子報

我會和你分享買房/投資/斜槓的小秘訣,讓你也能一步步邁向理想人生。

學習房地產

好學校Hahow_買房必知告別無殼蝸牛的銀行貸財術_喬王

好學校Hahow_買房必知告別無殼蝸牛的銀行貸財術_喬王

中古屋新成屋買房攻略

軟裝佈置居家空間

學習當包租公

隔套收租包租公婆實戰攻略

財富方舟_第一次買房就上手

小傅老師_瘋理財_不買房包租二房東

邱愛莉_包租自住購屋術

文章分類

  • A1 購屋指南
  • A2 房貸信貸
  • A3 看屋筆記
  • A4 預售屋攻略
  • A5 租房
  • B1 財商觀念
  • B2 金融投資
  • B3 房產投資
  • B4 省錢技巧
  • B5 理財規劃
  • C1 斜槓技能
  • C2 斜槓資源
  • C3 斜槓專訪
  • C4 諮詢案例
  • C5 課程講座
  • C6 好書推薦
  • 待分類
  • 斜槓

熱門文章

  • 線上電匯到國外好複雜?3張圖看懂跨國匯款流程&各銀行手續費 (含匯費/郵電費/全額到匯/全額到帳) (226,231)
  • RC、SC、SRC建築結構比一比!地震來了,哪種房子最耐震? (鋼筋混凝土 vs 鋼骨結構 vs 鋼骨鋼筋混凝土) (147,255)
  • 美股複委託券商推薦誰?複委託的這幾點,其實大勝海外券商!(2023.01.18更新) (97,532)
  • 預售屋合約有哪些陷阱?買房簽約前,你必知的10大注意事項懶人包! (82,591)
  • 【江翠北側重劃區懶人包】房子買在板橋江北重劃區?買房前,你該了解的這8件事! (77,699)
  • 【桃園龜山】A7重劃區懶人包,有哪些建案?歷年房價是多少? (62,591)
  • 買房貸款成數不足,定金會被沒收?只要做到這3點,不怕賠違約金! (60,959)

喬王的投資理財筆記

18 hours ago

喬王的投資理財筆記

【主動投資打敗大盤容易嗎?】我們常在網路上聽到許多投資者,聲稱自己在短期內就創造出驚人的報酬,要透過主動投資來打敗大盤聽起來一點都不難。但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?如果時間拉長到15年、20年以上,主動投資真的能夠持續創造這麼好的報酬嗎?接下來,就讓我們用客觀的統計數據,了解一般投資人 & 專業基金經理人的績效各是如何吧!▌一般投資人的績效,遠低於被動投資根據 JP Morgan 的研究資料(上圖)顯示:2001 ~ 2022年這段期間,一般投資人平均的報酬率只有2.9%,略勝於通膨2.1%。但整體市場是7.5%,股債配置 6 : 4 或 4 : 6 的被動投資者不需花太多心力,就能獲得5.9% ~ 6.4%的報酬率,比一般投資人多3 ~ 3.5%。▌基金經理人的績效,多數低於被動投資有些人看到上面的現象後,會覺得不服氣,認為這是因為一般投資人沒有認真做功課,甚至是亂做交易,所以績效才會落後於整體市場。真的是這樣嗎?那...擁有豐富金錢、人力、資源的基金經理人,操盤績效想必就會勝過整體市場,對吧?根據標普道瓊斯指數(SPIVA)機構的研究(下圖)顯示,大約85%以上的大型股基金經理人的操盤績效,在3年、5年、10年、15年都無法勝過整體市場。就算是其他基金類別,當時間拉長到3年以上後,其實也可以很明顯地看出,大約有8~9成以上是輸給整體市場。▌總結不是說主動投資的績效一定比整體市場差,而是整體市場就是所有投資人的平均值,而市場上就是存在80/20法則,甚至是10/90法則。當每個人都認為自己能勝過整體市場,甚至績效比巴菲特厲害,那麼誰要負責墊後於平均值之下呢?大家可能都覺得不會是自己,而是別人,但市場上其實有80~90%投資人的績效低於平均值,負責幫忙拉低10~20%投資人的績效,才會得到整體市場的平均值 (這裡的數字是方便比喻用,不一定是真實數字)。當然,我不否認真的存在一些厲害的主動投資者,可以長期都贏過整體市場,但既然專業經理人都存在80/20法則,對於大部分的一般投資人來說,選擇被動投資會是「簡單」、「可複製」、「可持續」又能「提高勝率」的投資策略。

... See MoreSee Less


Photo

View on Facebook

·
Share



Share on Facebook



Share on Twitter



Share on Linked In



Share by Email

最新文章

  • 想當私人健身教練,如何引導學員身心靈平衡?想看到成效,不妨運用「覺醒」這技巧!(ft. 承澤教練)
  • 資金不多的小資族,投資美股划算嗎?該怎麼選海外券商或複委託,才能降低手續費率?
  • 刷卡分期會影響信用分數嗎?信用卡分期前,先搞懂3種模式:單筆分期 / 帳單分期 / 預借現金分期
  • 想要提早退休、財務自由?想當FIRE族,這5個禁忌千萬不要犯,否則後悔莫及!
  • Google Adsense電匯手續費好貴?外幣收款免手續費的秘密大公開:使用匯豐運籌理財One能戶!

最新留言

  1. 「喬王」於〈【富邦複委託】定期定額投資美股,不再擔心低收手續費限制〉發佈留言2023-02-01

    零碎股在定期定額也可以賣出,像基金贖回的…

  2. 「TU」於〈【富邦複委託】定期定額投資美股,不再擔心低收手續費限制〉發佈留言2023-02-01

    版大你好, 請問小資金定期定額是會買到零…

  3. 「喬王」於〈美股複委託券商推薦誰?複委託的這幾點,其實大勝海外券商!(2023.01.18更新)〉發佈留言2023-01-26

    不太確定APP或手機遇到什麼狀況,因為我…

  4. 「Angela」於〈美股複委託券商推薦誰?複委託的這幾點,其實大勝海外券商!(2023.01.18更新)〉發佈留言2023-01-25

    喬王,非常感謝您的回覆,試過貴網站您所提…

  5. 「喬王」於〈美股複委託券商推薦誰?複委託的這幾點,其實大勝海外券商!(2023.01.18更新)〉發佈留言2023-01-25

    其實...索取方式我有寫在文章裡面唷~^…

追蹤我的IG

雖然我常分享「理財」與「房產」知識,但這些都是屬於「外在財富」。

比起「外在財富」,我認為更重要的是「內在財富」,其中一件事就是:讓自己常常感到「快樂」。

人生中,總有許多快樂&不快樂的事。

當你能在眾多不快樂的事情中,習慣看到快樂的事,並且放大它,那麼你就會覺得...人生處處都能讓你感到快樂。

相反地,當你在眾多快樂的事情中,習慣看到不快樂的事,並且放大它,那麼你就會覺得...人生處處都能讓你感到不快樂。

PS: 這陣子有這樣的體悟,是因為看到很多親友為了一些小事而生氣,或者習慣往負面解讀;也看到很多網友喜歡花時間生氣&抱怨台灣大環境不佳、薪資結構很差、房價高漲買不起、居住不正義...
【#信用卡分期傷害信用?】 「刷卡分 【#信用卡分期傷害信用?】
「刷卡分期,會不會影響信用或貸款呢?」

當我們購物時,可以透過「刷卡分期」來降低每月現金流支出的壓力,對於現代人來說非常地方便。

但是...信用卡分期會不會影響聯徵的信用分數?

為什麼有些人說會,又有些人說不會呢?

萬一需要貸款,信用卡分期會不會影響到貸款的額度?

這些是很多人刷卡分期時會遇到的疑問,所以建議刷卡分期之前,先搞懂什麼是信用卡分期,以及哪些會影響信用分數與貸款。

才不會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到自己的信用,或者需要申請貸款時被砍額度唷!

PS: 前陣子看到有人在社群亂回答,心裡有點生氣,所以決定分享這篇內容~

#信用卡分期 #刷卡分期 #帳單分期 #消費分期 #預借現金分期
【每天關注財經新聞是好事嗎?】 「 【每天關注財經新聞是好事嗎?】

「喬王,你常會常關注財經新聞📰嗎?」

前陣子被朋友問到這問題,我覺得很有意思...

每天看財經新聞,到底是好還是壞?

▌金融從業者看財經新聞的目的

以前我在銀行,我和同事都必須關注大量的財經新聞,主要有兩個原因:
➡️身為分行業務:必須找話題和客戶聊,進一步可以讓客戶購買金融商品
➡️身為總行PM:必須找出一些財經話題,並且閱讀研究報告,以方便串接金融商品,讓分行業務賣得更好

你發現了嗎?
大部分金融業從業人員,之所以會關注每天財經新聞,不是為了可以「做出好的投資決策」,而是為了「更好銷售」(投資決策通常會從其他數據去判斷)。

事實上,各家公司與金融機構,也會特別「釋出」消息讓媒體們爭相撰寫,促進投資者購買該金融商品。

▌常看財經新聞的反效果
常看這些消息的投資者,投資績效會比較好嗎?

不一定,甚至剛好相反!

因為每天關注財經新聞,心情反而容易受到影響,放大內心的「恐懼」與「貪婪」。

所以,如果看財經新聞是為了掌握市場脈動,我覺得偶爾看看倒是無妨。

但...很多投資人看每天財經新聞,是為了拿來當成買賣決策,那我就覺得財經新聞只不過是長期投資者的「噪音」....

▌投資要關注長期而非短期
這就好像是想要減肥的人,每隔30分鐘就要看體重計一樣,只會讓自己心情煩躁,對於長期目標沒有特別幫助。

這也是巴菲特的恩師葛拉漢曾說︰「短期而言,股市是個投票機,投資人投票決定哪些公司受歡迎,哪些公司不受歡迎;但是長期而言,股市是個體重器,它將評價公司的真實價值。」

我們要關注的是「長期」整體市場的價值,而不是「短期」個別公司的雜音...

把這些多餘的時間省下來,專注在自己的本業、陪伴家人、運動休閒,讓自己的心情愉快又平靜,豈不是更好?

#這篇會不會被財經媒體討厭 #喬王說理財
【我的2022年回顧】 趁著農曆新年期間 【我的2022年回顧】
趁著農曆新年期間,補上2022年的回顧。

還記得2022/1/8,我站在700多人的面前,和大家分享我的目標。

一眨眼就過完一年了,我自認完成率約有90%,身心靈都感到豐盛自在,所以整體來說算是很滿意~🥰

下圖是我年初設定的目標,以及完成結果,也提供給大家參考~

▌2022年我最滿意的前7大目標
這幾個目標中,對我最有意義的里程碑可以排序如下:

➡️Top 1. 交女友👩:
年初交女友,結束單身6年日子(終於脫單了…🤣🤣🤣)

➡️Top 2. 在外租屋:
搬出來與室友合住後,我與家人的關係變得更好(距離是一種美😝?),而且居住環境與生活空間變得更自由。

➡️Top 3. 輔導3門Hahow線上課程:
LINE行銷、email行銷、租屋課程都在Hahow上架。

➡️Top 4. 自媒體流量成長:
粉絲頁開始日更,粉絲從3500人增加至9830人
部落格平均每月寫6篇,瀏覽量從一年22萬人次增加至一年70萬人次 

➡️Top 5. 成為部落格教練:
在2個單位開了3個部落格班,輔導大約80位部落客,並且開啟部落格一對一陪跑教練計畫,讓許多同學開始看到成效與改變

➡️Top 6. 培養新的運動習慣:
7月開始打羽球,甚至上羽球課,建立起好的運動習慣

➡️Top 7. 每日睡前五感恩:
透過寫下五感恩,看見當日的美好人事物,心情變得更豐盛❤️

▌2022年我的眾多第一次...
我在2022年,有很多第一次嘗試,包括了...

1. 關於事業...
✅第一次被影視節目採訪:YAHOO TV、東森房市八點檔
✅第一次被雜誌報導採訪:錢雜誌、鏡周刊、ETtoday
✅第一次在超過700人面前演講,分享目標設立
✅第一次嘗試開團購,還特別錄製剪輯影片
✅第一次擔任亞洲創作者大會的推廣大使
✅第一次接下廠商的連續撰文合作案
✅第一次成立美股FB社團,提供美股投資人一起交流
✅第一次和朋友共同架設線上課程平台 (目前還在籌備中)
✅第一次受邀到新竹玄奘大學講課,而且是部落格變現的主題

2. 關於生活...
✅第一次每周打羽球,甚至上了羽球課
✅第一次到電影院看這麼多次電影,也是我第一次看3D電影
✅第一次晚上10度C以下穿著單薄的衣物+拖鞋上武嶺
✅第一次在台灣在外租屋,從無到有打造自己的舒適房間
✅第一次每晚持續寫五感恩,睡前淨化自己的內心

▌告別2022年,迎接2023年
回顧2022年,我真心覺得自己過得相當豐盛自在。
迎接2023年的到來,我給自己的代表字是「❤️幸福」,目標是「創造幸福、身心平衡」。
為了達到這個目標,我訂了幾個方向:
• 正面看待事情
• 多稱讚他人
• 多說甜言蜜語
• 多聆聽自己的內心
如果你願意,也歡迎和我分享你的今年目標完成進度,或者明年你想設立哪些目標唷!

PS: 心智圖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,可以幫助自己快速回顧去年目標與設立新年目標
「應該從10年前開始聽XXX唱衰房價會降 「應該從10年前開始聽XXX唱衰房價會降,當時才20幾歲真的覺得XXX超帥,為我們年輕人發聲!居住正義!」

「沒想到那麼多年過去了,還是一慣的唱衰房屋市場,罵這個建商,罵那個房仲,房價卻漲了50%有吧…」

「真心覺得XXX你應該是要發揮你的專業教大家如何看房,如何不要被騙,如何別被亂抬價,而不是一直叫大家不要買,有需求的人大有人在,回首一看,害人買不到房子這個業障,可能需要你花很多時間去抹滅了…」

昨天看到有網友在某個粉絲頁下方留言,看完很有感觸...

我覺得房市和股市其實很像,有些人專門靠「唱衰」獲取注意力及賺錢💰...
他們會說:
➡️股市要大跌了!不要買股票!
➡️房市要大跌了!不要買房子!

如果剛好真的大跌,他們會把功勞攬在自己身上,說自己的預測非常神準。
就算不是「大跌」,而是「小跌」,總有各種理由可解釋為何只是「小跌」,那麼他們的預測還是很神準。

就算等很久還沒實現,那也沒關係,那代表你的耐心不夠,再等等吧!反正...有很多「沒進場的人」滿懷期待大跌的那一天。

於是...有些原本有能力又有需求的人,就這樣空手好幾年,一直看著股市上漲、房市上漲📈,需要花更多成本來購買...

我們都知道,做所有事情都會有風險,譬如:
➡️開車,有可能撞到路人
➡️騎車,有可能摔車
➡️走路,有可能被車撞

那麼...乾脆待在家裡?還是有可能遇到天外飛來的橫禍!

所以,你只要拼命地告訴大家「買房、投資股票很危險,千萬不要買」,就一定會百分之百正確✅ 因為買房和投資一定有風險。

但什麼都不做,真的沒風險嗎?

不投資,錢放在銀行仍然會被通膨吃掉,或者不小心就被花掉或騙走...

不買房,租金還是要繳給房東,而且租金還是可能會漲;若有婆媳問題、空間不夠大問題,仍然無法解決...

告訴大家如何「趨吉避凶」、「控管風險」,會比一直「挑毛病」,告訴大家「不要買」來得有幫助。

PS: 另一種極端是只會看漲卻不告知風險的人,這兩種人因為定位清楚,特別容易吸引到鐵粉支持
【#提早退休 #財務自由 不能犯的5件事 【#提早退休 #財務自由 不能犯的5件事】

這幾年,我看到很多年輕人以「提早退休」或「財務自由」為目標。
有些人可能會批評他們異想天開,好逸惡勞。

但我覺得如果真的懂的人就會知道:
1. 這絕對不是異想天開,而是實際且可行的目標,很多人都做得到。
2. 這絕對不是好逸惡勞,因為前期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與代價。

雖然我是抱持著正面的態度看待這件事 (畢竟我算是過來人),但我同時也看到很多人不小心走歪了,或者目光太過短淺,即使短暫達到,久了又被打回原形。

所以,我想分享一下成為FIRE族 (財務獨立,提早退休) 需要注意的5件事:

▌禁忌1:追求 #快速致富
很多人為了財務自由、提早退休,會尋求快速致富的管道。

但高報酬的背後通常是高風險,反而有可能被騙光身上的積蓄,或者因為使用高槓桿而失去更多財富。

這也是為什麼我一再提醒大家:要有長遠的眼光、要分散風險、要設想最壞的情況。

▌禁忌2:忽略主動收入
被動收入說穿了,就是把主動收入"自動化"運作。

所以,如果一個人創造主動收入的能力很差,那我相信:他創造被動收入的能力肯定不會太好。

許多有被動收入的人,他在本業上的表現都很好 ,即使是繼承父母的被動收入,也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,否則富不過三代。

▌禁忌3:期待退休不用做事
退休後,必須要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,否則很多人退休後,就頓時失去人生重心。

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有錢人,就算達到退休年紀,仍然是退而不休。

所以,我認為:我們想要的其實不是退休,而是能夠持續做著讓自己樂此不疲、退而不休的事情。

▌把財務自由當成終點
財務自由的定義,是"被動收入"大於"日常支出"。

但被動收入、日常支出都是屬於變動項目(譬如原本賺錢的項目變得不再賺錢,結婚生小孩後導致日常支出大幅提升等),都有可能讓我們從"財務自由"狀態,回到"財務不自由"狀態。

因此,財務自由是允許我們有更多時間探索自己有興趣的工作,而不用為五斗米折腰。

當我們可以做著熱愛的工作,才會愈做愈好,也才有機會持續創造被動收入,並且一直保持財務自由狀態。

如果財務自由後,整天無所事事,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熱愛做的事,

那麼過幾年後,你就會發現人生很無聊、很沒意義,甚至可能又失去財務自由的狀態。

▌財務自由之後不用工作
很多人想要透過網路或股票賺被動收入,從此就再也不必工作。

當人們一旦沒有主動付出,就會失去價值感。

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不必工作就有收入的人,會開始變得厭世,甚至出現憂鬱症。
因為主動收入屬於「陽能量」,被動收入則是屬於「陰能量」,如果只有被動收入而無主動收入,就會導致「陰盛陽衰」。

因此,當我們獲得被動收入之後,千萬不要忘了:主動收入可以讓人生更有意義!

以上是我一早起來的有感而發,不知道你認同哪一點呢?歡迎與我分享囉~

預祝大家 新年快樂、兔年兔飛猛進🐰
有人跟我一樣,
整天都在用電腦或看手機嗎🤨

最近我發現…
自從當了自由工作者後,
工作時間好像不減反增(該檢討😅

長時間都在用電腦寫文章,
或者用手機上網查資料,
導致眼睛有些痠痛…
你也有同樣的症狀嗎?

如果有的話,
或許我們都該好好保養眼睛了><

保護眼睛的方法很多,
我覺得最簡單的方式,
就是…
✅工作時多站起來走動
✅下班少用3C產品
✅假日多接觸大自然

不過,如果能夠按摩自己的眼睛,
其實可以讓眼睛更加放鬆!
尤其是拿熱毛巾熱敷自己的眼睛,
效果通常會更好!

啊…已經很累了,
還要自己按摩,
豈不是更累?

如果身邊的另一半不想幫你按摩,
或者你根本就沒有另一半(被揍飛)
或許可以參考這款:
【雙層氣壓按摩眼罩】!

它參考了傳統的指壓按摩,
並且加上熱敷功能,
所以具有以下特色:

❶ 透過雙層氣壓設計,還原手指般按摩體驗
❷ 石墨稀恆溫發熱秒升溫,溫和放鬆眼睛
❸ 4種按摩模式,可按照需求調整模式

用機器按壓…會不會壓迫到眼睛呢?
這款眼罩具有 #獨家3D眼窩簍空 設計,
可降低對眼睛的刺激,
讓眼罩使用起來沒有負擔感!

✘ 一般眼罩:
眼球直接接觸眼罩熱敷跟氣壓按摩
這樣的設計反而更刺激眼睛....

✔️這款眼罩:
不壓眼球,貼合臉部配戴舒適,
讓眼球得以放鬆!
此外,它的蛋白皮材質,
具有親膚、透氣、易清潔的特性。
而且去除掉一些非必要功能後,
重量只有286g,
只比iphone 14 pro max再重一點點,
所以使用的時候不會有重量感。

雙11與聖誕節即將到來,
這款按摩眼罩不貴,
送禮自用兩相宜!

一起善待自己和親友的靈魂之窗吧 !
➡️結帳時輸入優惠代碼:760,就可以折抵760元
➡️11/1中午~11/13搭配雙11活動,滿2000會再折抵200元,優惠活動可一起使用~
➡️購買連結請見個人頁面連結~
「我在3家銀行貸款還剩60幾萬,有家債務諮詢中心打電話給我,說可以幫我代償,但會先從我的信用卡裡面扣10萬元。」

「他們還說在這10年之間我不能使用信用卡,但這10年我每個月只要繳 $7000 就可以。他們是詐騙集團嗎?」

最近有位阿姨傳了這些訊息問我,並且問我是真還是假?

先說一下我的結論,如果想要了解債務整合的常見陷阱,可以再繼續往下看下去。

1. 這不是債務整合,而是債務協商,會產生嚴重的信用瑕疵,是最下下策的債務管理策略。

2. 代辦公司引導客戶向銀行協商,拉長還款年限,以降低每月還款,卻讓客戶在不自覺的情況下信用破產。

3. 債務協商的10年內,客戶會因為信用瑕疵而無法申請信用卡,也無法辦理任何貸款。

4. 銀行若發現你是透過代辦公司申請,會直接婉拒你,並且可能成為黑名單。

5. 如果債務只有60多萬,不會造成經濟壓力,根本不需要讓自己的信用破產,還白白送給他們10萬元!
【熊市,才能測出你的風險忍受度】
最近我在機車上裝了手機支架,沒想到買了這一款後,騎車時都會覺得膽戰心驚...😨

尤其第一次沒裝好,手機竟然被震~飛~出~去~
我的心臟🫀差點也跳出來!
(嗯...當下好想飆髒話...😑)

還好我的運氣很好,手機只是掉到我的腳上,不然手機恐怕早已四分五裂...🙄

突然覺得....這種心情和我早期的投資心情很像...
很多人在牛市時都認為自己很厲害,這就像是騎車在平坦的道路一樣,不管是哪種手機支架,大部分情況下都不太會摔壞手機。

但是一旦遇到了熊市,就好像騎車在顛簸的道路上,你會發現有些人的手機被甩出車外,並且摔得面目全非...😱

如果投資沒做好風險控管,一旦遇到股市的上下波動,就會像我騎車遇到顛簸的道路一樣,搞得緊張兮兮、心神不寧,很怕一不留神,就摔得粉身碎骨。

不過,如果做好了風險控管,就算犧牲一點點的報酬率,卻能降低波動,並換來安穩的心情;

更重要的是:能夠長期待在市場,持續參與市場的成長與報酬。

我們往往會高估自己的風險忍受度。

但事實通常是...

當我們還沒遇到熊市時,就會開始感到不安;當我們真正遇到熊市時,就會感到快要抓狂!

所以,遇到熊市是很幸運的事,因為可以測試投資組合是否真的適合自己。

OS: 還好老天保佑,我的手機沒有被摔壞... 大家有推薦的手機支架嗎?最近股市低迷時,你有覺得不安嗎?

#喬王說理財
載入更多... 在 Instagram 上追蹤

加入我的Line

買房必知的銀行貸財術

  • 隱私權政策
  • 免責聲明與使用條款
Copyright - OceanWP Theme by Nick
error: 嗨,我是喬王,網站內容皆為創作者版權所有,若你想要引用本文內容,請務必先透過Email聯繫我(mrjoewang001@gmail.com),謝謝你的配合~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