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都38歲了還買不起理想的房子,真的覺得自己很不爭氣…」
上個月,有位W小姐問了我買房的問題,結尾她說了這句話,讓我有種很不捨的感覺…
W小姐去年轉職,放棄了台北的年薪百萬工作,回到宜蘭居住,目前和先生、2個小孩及公婆住在同一間房子。
依照我的經驗,大部分女性結婚後都不會想要與公婆居住。
但她的先生沒有打算搬出來,所以她想要先買一間小兩房給自己的爸媽住,也讓她自己可以多一個空間。
過了幾年後,小孩有可能在婆家住不下,她就會下定決心搬出來,到時候再把這間小兩房賣掉,換更大間的居住。
她鼓起勇氣寫信詢問我:
「現階段我是覺得我繳的起貸款😅但會不會是我太異想天開,而建議不要我冒險?」
延伸閱讀:買不起房怎麼辦?先搞懂「房價所得比」、「房貸負擔率」2大指標,評估你的買房能力!

文章目錄
買不起房不是你的錯,不妨先做好評估
不知道你是否也和她有類似的煩惱,明明都已經出社會工作這麼久,賺的錢卻還是無法買得起一間房子,覺得自己不爭氣呢?
別著急,每個人的買房歷程本來就不一樣,只要能夠釐清目標與現實的差距,再想辦法擬定存錢買房,以縮短兩者之間的距離,就能築夢踏實囉!
以下是我幫她做的買房目標與現實差距的分析,你可以一邊看,一邊思考怎麼樣套用在自己的身上。
買房評估1:自備款與收入
足夠的自備款,才能買得起房子;足夠的收入,才能還得起貸款。
#不固定薪資影響房貸
目前她的收入極不固定,所以她想要和公司談固定收入。
假設公司願意每月固定給她收入5萬元,以收支比6成來估計,30年房貸金額約810萬。
#信貸影響房貸
因為她有信貸40萬,可能會影響到收支比,進而占用到房貸額度。
那麼…會影響多少呢?
若以5年期、利率5%試算,初估至少每月繳0.75萬,等同佔用了30年房貸的200萬元。
她想要買的房子開價是700萬,假設談到650萬,以總價75成貸款來計算,貸款大約480萬。
若因為信貸被砍掉額度200萬元,等於只有280萬(= 480萬 – 200萬)的貸款,自備款必須提高到370萬 (= 650萬 – 280萬),遠大於她目前的150萬元存款。
此外,她還有3個不確定因素必須考量:
1. 信貸40萬可能會被扣較多分,會增加貸款的不確定性。
2. 公司未必會給她固定薪轉
3. 若5月就要交屋,過去半年以上的薪資收入都需要檢附,就算有固定薪轉,也會來不及。
買房評估2:房貸成數
W小姐希望提高房貸成數到85成,但首購通常都是75 ~ 8成(總價與鑑價取其低),因此她未必能申請到85成。
一方面要看地段 (台北地區會比宜蘭羅東容易),另一方面要看借款人的職業/財力,以及銀行是否能夠估得到總價。
所以,通常都會先用75 ~ 8成計算,預算才不會抓太緊。
買房評估3:寬限期
她去年辭掉了北部的百萬年薪工作,回到宜蘭轉擔任業務,收入不像以前那麼穩。
這代表她本人擁有創造高薪的實力,只是因為轉換工作,現階段暫時沒那麼高的收入。
如果她想要申請寬限期,度過目前收入不穩的階段,理由聽起來還算合理。
但要注意的是,她想要申請寬限期3年,而大部分銀行的寬限期是1~2年。
因為W小姐是不固定薪水的業務,寬限期有可能會再更短,銀行甚至有可能不提供寬限期。
建立正確的買房心態 + 實踐買房計畫
其實…38歲還沒買房,我真的覺得不用自責,因為每個人的家庭財務以及人生事件都不一樣。
只要設定好買房目標,並且擬定買房計畫,就能踏實圓夢了。
人生不是只有買房,你的生活空間也不是在房子裡,而是這世界。
結束對話前,我不忘提醒她買房重要的心態:
「之前我有一篇存錢買房的文章,某種程度上是為了你寫的,你可以依照步驟,擬定你的開源節流買房計畫,並且要相信自己會有能力買得起房子唷^_^」
如果想了解如何存錢買房,可參考這篇文章:小資族如何存到買房頭期款?先搞懂房貸公式,再掌握存錢買房4字訣:賺、存、花、翻!
她笑著跟我說,還不忘補上兩道彩虹的圖案給我:
「嗯嗯…要有正能量👍 有你們這些老師達人真好❤️」
看完她的這句話,我也不禁笑了出來。
如果你和她一樣煩惱自己買不起房,那我想要請你告訴自己:「永遠要相信自己有能力買得起房!買不起房也不必覺得可恥!」

延伸閱讀
- 買房保值又抗通膨,適合退休規劃?另一半的金錢觀與我不同,甚至強烈反對,我該怎麼辦…
- 如何請銀行估價?買房前找銀行專員先估價,真的行得通嗎…?
- 想買房卻不知合理房價?估價資源大公開,看完後你也能變成估價大師!
- 買房貸款成數不足,定金會被沒收?只要做到這3點,不怕賠違約金!
- 銀行房貸鑑價很低怎麼辦?專員估價與正式鑑價落差很大,是因為亂報價?真實原因大公開…
- 銀行估價怎麼判斷?房仲告訴你的,別輕易相信!
- 聯徵次數太多無法貸款,3個月只能查3次是真的嗎?
- 【各國房仲服務費比較】台灣房仲抽成6%,是全世界最貴嗎?日本/美國/香港/法國/新加坡比一比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