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詐騙事件頻傳,讓我開始思考:要怎麼提醒大家注意風險?
我覺得這就像是藥物廣告一樣:
必須先研究不傷身體,再講究效果。
投資之前,也必須…
先研究風險,再講究報酬。
文章目錄
判斷是否容易被騙的2個關鍵
什麼樣的人容易被詐騙呢?
我覺得可用2個維度來思考:
關鍵1:資金可控度
資金是否在自己的帳戶,可由自己操控?
還是把錢匯出給他人,資金是由他人來使用?
如果是正規的金融公司,錢都還在自己的名下,別人無法拿走你的錢,頂多只有投資標的虧損。
除此之外,你的錢一旦匯給別人,他們可以決定你的資金去向,甚至拿走你的資金。
還有一種情況,那就是你以為還在自己的帳戶,但其實那是假帳戶;你以為你看到真實的金錢流向,其實那是假數據。
之前有些外匯平台詐騙案,就是把你的錢騙入他們的平台,看似你的錢有做交易,其實錢都在他們的口袋。
關鍵2:項目熟悉度
你是否熟悉要投資的項目?你熟悉商業模式嗎?
還是你只是一知半解,甚至根本不了解?
如果是正規的金融商品,你可以知道股票風險和公司營運有關,債券風險和公司是否違約有關…
除此之外,找人代操風險與對方操作績效有關,爛尾樓風險與建商營運狀況有關。
反詐騙四象限
透過這兩個維度,可構成四個象限,按照風險高低排列如下。
拆炸彈
當你的資金在別人的帳戶,而且投資項目又不熟悉。
基本上就如同拆炸彈,何時引爆都不知道。
一旦爆炸,不只會炸傷甚至炸死自己,身旁的親友都可能受害。
當肥羊
即使投資項目是自己熟悉,但資金在別人的帳戶,你很難管控對方是否會真的按照他承諾的方式來管理。
這就像是羊入虎口一樣,命運在老虎的手裡,因為你很難捉摸那隻老虎的脾氣,萬一哪天老虎肚子餓了,就有可能把你一口吞下去。
這就好比對方有可能會捲款潛逃,或者將資金挪為他用,增加了項目風險。
此外,你自認熟悉的投資項目,有可能實際上只是一知半解,或者對方弄出一個假平台,讓你誤以為是你熟悉的投資商品和運作模式。
imb債權平台詐騙案就是這樣,你原本以為它是正常的P2P平台,但平台後來取消律師照會,之後提供的都是假債權,早已從媒合身分變成了詐騙身分。
此時的你,其實已經不是當肥羊,而是拆炸彈。
走鋼索
雖然資金在自己的帳戶,但投資的是自己不熟悉的項目。
這就像是走鋼索般,看似自己的命運就在自己的手裡,但其實只要風吹草動就可能跌下深谷。
投資項目最大風險,就是變成壁紙,所以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,盡量避免投資不熟悉的項目。
盲點
即使資金在自己的帳戶,投資項目也是自己所熟悉,看似很安全,對吧?
但有可能存在看不到的盲點,讓你誤以為很安全,實際上卻是危險的。
譬如說:自以為資金在自己的帳戶,實際上卻早已偷偷被對方挪用;自以為熟悉投資項目,實際上卻有很多沒注意到的風險,導致損失慘重。
所以,盲點有時候也很危險,它有可能是走鋼索、當肥羊、拆炸彈的偽裝,只是你當下看不出來。
PS: 以上是我自己的觀察心得,並且試著用四象限釐清詐騙的型態,但詐騙類型百百種,我不一定都有全面想到,也歡迎大家提供一些你的想法,或者告訴我你曾經接觸過哪個象限
延伸閱讀
- 投資詐騙手法大拆解,5種你一定要小心的金融陷阱與話術 (附上各種真實案例)
- 如何判斷是國際匯款詐騙?從海外匯款給我,要我先轉帳上萬元手續費,我該相信嗎?
- 負債整合詐騙陷阱大公開,小心變成債務協商,造成信用破產 + 列為黑名單!
- 先理財或先理債?好債與壞債有何差異?理債3步驟 + 債務整合5方法,理債也能變有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