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年基本工資漲,物價也跟著漲,而且不只是房租漲,房價也跟著漲!
雖然說房價近幾年已經有緩跌的情況,但對於一般小資族來說,房子仍然是昂貴的必需品。
那麼…買房好還是租房好?
這個問題從以前到現在,永遠有正方與反方,兩派人馬總是爭論不休。
所以,這次喬王試著提供4種評估方式,希望可以透過「主觀評估 + 客觀評估」方式,幫助你用更全面的角度來思考「買房」與「租房」這件事情囉!
延伸閱讀:小資族如何存到頭期款?先搞懂房貸公式,再掌握存錢買房4字訣:賺、存、花、翻!
文章目錄
1. 有定居打算嗎?
想要定居的人:可考慮買房
不想定居的人:可考慮租房
除非你為了投資而買房,不然買了房子,也代表你已認定自己會長期住在這地方,至少5~10年內都不會有搬遷打算。(這裡是指主觀認定上,畢竟世事難料…)
所以,如果你是以下這幾類…
(1)剛出社會、沒啥資金、工作還不穩的人
(2)尚未成家的單身族或未婚族
(3)立志依錦還鄉要回家定居的北漂族
(4)工作需頻繁四處派駐的外派族
(5)居無定所的空中飛人
(6)四海一家、處處留情、處處是我家者
(7)喜歡每隔一段時間就住在不同環境的喜新厭舊族
那麼,「租房」可能會比「買房」好(請注意,這裡是指相對性,而非決定性),除非你真的確定你已經「想要」或「能夠」定下來了!
因為房東在許多情況下,都可能收回房子,所以當你已經有配偶和小孩時,理論上定居的需求就會愈強。
畢竟多數人還是希望居住的穩定性,而不用看房東臉色來決定自己能住哪裡。
此外,根據常理,年紀較大的長者、有小孩的家庭、有養寵物的人,租房的難度都會比較高。
2. 租金機會成本有多高?
租金 > 房貸利息:可考慮買房
租金 < 房貸利息:可考慮租房
先給大家兩個重要觀念:
(1)「租金」與「房貸利息」都是付出後,就再也拿不回來的「費用」,只是一個繳給房東,一個繳給銀行。
(2)「房貸本金」是當你賣掉房子時可以拿回來的「資本」,萬一急用或其他投資規劃需要,也可以透過「增貸」將錢調度出來使用。
假設你現在每月支付「1萬元租金」,房貸利率2%的條件下,等於幫房東每月支付了「房貸600萬元的利息」;房貸利率1.6%的條件下,等於幫房東每月支付了「房貸750萬元的利息」!
(有興趣了解自己的租金對應多少房貸的朋友,不妨參考下表)
既然如此,為何不乾脆自己「背房貸、付利息」?至少自己還擁有「房子的所有權」,而不是「幫房東繳利息」!
何況當你賣掉房子時,還掉的房貸本金又能全部拿回來,可以繼續再買下一間!畢竟,根據統計,大部分人平均一生至少會「換屋2~3次」...
註:請注意利率不是一成不變,假設未來利率增加,也等同支付了更多的利息。但利率政策通常是降息速度快,升息速度慢,且愈不景氣利率愈低。
3. 租金房貸比很高嗎?
租金房貸比 > 50%:可考慮買房
租金房貸比 < 50%:可考慮租房
這是比上一個方式更加保守的評估法,因為繳的租金必須不只幫房東付了房貸利息,還要付了部份本金才考慮要買房!
先給大家一個參考公式:
租金房貸比 = 每月租金 ÷ 每月房貸本利支出
「租金房貸比」是指每月租金占每月房貸本利支出的比重,比重愈高,代表租房的機會成本愈高。
如果租金房貸比超過5成,等同不只幫房東繳「房貸利息」,甚至還可能幫房東還掉了「房貸本金」。
舉例如下:
(1)假設月租金1萬元,但買房須負擔房貸1000萬元,月付金約3.5萬元(以期限30年、利率1.7%計算),含本金2.1萬元+利息1.4萬元。
A. 月租金(1萬元)<房貸利息(1.4萬元):因為租金低於利息,租房的成本較買房低,可考慮租房。
B. 租金房貸比=1萬元/3.5萬元=28.6%:因為租金房貸比未超過5成,可考慮租房。(只幫房東還部分利息,尚未幫房東付到本金)
(2)假設月租金1萬元,但買房須負擔房貸500萬元,月付金約1.8萬元(以期限30年、利率1.7%計算),含本金1.1萬元+利息0.7萬元。
A. 月租金(1萬元)>房貸利息(0.7萬元):因為租金高於利息,租房的成本較買房高,可考慮買房。
B. 租金房貸比=1萬元/1.8萬元=55.6%:因為租金房貸比已超過5成,可考慮買房。(已幫房東付了全額利息+部分本金)
4. 收支比夠低嗎?
收支比 < 35%:可考慮買房
收支比 > 35%:可考慮租房
收支比 (又稱月負債比 ) 是最現實也是最關鍵的指標,因為它涉及了你的「收入高低」及「風險承受度」,也是酸民們最喜歡拿來否定買房的原因。
什麼是負債比呢?先給大家一個公式:
收支比 (月負債比)=每月房貸支出 ÷ 每月收入
以銀行的規範來看,收支比的「每月房貸支出」是用「本金+利息」計算,60~70%是一般人的貸款上限。
但以財務規劃角度來看,負債比的「每月房貸支出」則是看你「每月的實際支付金額」,不管你是本利攤還或只繳利息,我都會建議一般民眾要將負債比控制在月收入的三分之一,或者控制在35%以內才不會造成生活上的壓力。
補充說明:降低個人的每月負債支出有很多方法,譬如本金寬限、拉長期限、夫妻共同分擔、合資…等,可參考房貸壓得你喘不過氣? 降低月付金的4招必學方法! 第4招幫你每月少還上萬元!
然而,這個比例其實因人而異…
如果你每月收入10萬元,但原本的生活支出高達7萬元,就算壓低收支比在35%也無法應付基本生活;
但如果你每月收入10萬元,原本的生活支出只有1萬元,那收支比70%對你來說,也不會讓你的生活過得太辛苦。
所以,你適合多少的負債比?麻煩請自行評估,並用負債比回推你的合適房貸囉!
等級 | 收支比 |
安全 | 10% 20% 30% |
標準 | 40% 50% 60% |
積極 | 70% 80% 90% |
買房好還是租房好總結
以上4個評估方式,是我這幾年來覺得最實用的判斷準則,你可以用來檢驗你符合了幾項適合買房的指標、幾項適合租房的指標。
當然,我知道很多人還是會有不同的支持或反對買房原因,包括了:
(1)害怕現在房價太高、少子化、未來房價可能會大跌。
(2)把買房的錢拿去投資,或許可以賺到更多錢,到時候再來買房。
(3)把買房的錢花在生活上,可以享受更高的生活品質。
不過,我要提醒,請務必思考以上三點假設是否具有不確定性!
(1)怕房價跌?但萬一房價沒跌,可能永遠追不上房價!
(2)把買房的錢拿去投資?投資有賺有賠,你願意向未來的自己下賭注:你的投資績效長期而言,會比房價上漲率快?
(3)把買房的錢用來享受現在的生活?當你中老年開始想買房時,是否更加無能為力,不得不繼續攜帶全家大小四處租屋?
曾聽過施昇輝先生的一句話,我覺得很精闢:
「要不要買房,不是辯論比賽,是真實人生 !」
所以,喬王特別花了不少時間寫出這篇文章,就是希望大家能用更全面的主客觀角度思考:「究竟,你現在適合買房?還是適合租房?」
畢竟,我真的寧願看到大家在「真實人生」取得勝利,而不是僅在「辯論比賽」取得勝利…
祝福大家都能找到買房或租房的定位,找到適合自己的好房子(不管是買房,或是租房)囉!
看完這篇文章後,你覺得你目前是租房好?還是買房好呢?如果你有任何想法,歡迎在下方留言區或FB粉絲頁討論與交流囉!
若你想要了解適合自己的月負債比,快速地用收入算出對應的適合貸款額度是多少,請在FB粉絲頁留言給我,我會再傳對照表給你。
(如果你已經是我Hahow好學校線上課程的學員,請直接看第一單元,裡面有更詳細的影音說明)
如果想要獲得更多投資理財或房地產的相關資訊,歡迎點選加入LINE好友按鈕,即可獲得更豐富的即時資訊!
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,也歡迎分享給朋友看,並且按讚追蹤唷!
想更系統化地學習買房相關知識嗎?不妨參考以下的資訊吧!
進階學習管道
1. 喬王的Hahow線上課程「買房必知!告別無殼蝸牛的銀行貸財術!」,其中有一門課可免費試聽唷!
2. 其他房地產課程總整理:房地產課程這麼多怎麼選?小資族買房一次就上手的房地產課程懶人包!
延伸閱讀
- 想買房卻不知合理房價?估價資源大公開,看完後你也能變成估價大師!
- 本金均攤好?本息均攤好?買房子不一定要這樣還款,5個觀點破解等額本金還款的迷思!
- 聯徵是什麼?信用分數怎麼查詢?3分鐘學會看懂自己的聯徵紀錄!
- 買房貸款成數不足,定金會被沒收?只要做到這3點,不怕賠違約金!
- 小資族如何存到頭期款?先搞懂房貸公式,再掌握存錢買房4字訣:賺、存、花、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