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的地震頻繁,再加上前陣子發生了「 大直民宅下陷 」案件,所以很多人又開始討論「土壤液化」這議題。
雖然大直民宅下陷案主因與土壤液化無關,但2016年台南大地震後,產/官/學/研開始正視土壤液化問題,並且公開了「土壤液化潛勢圖」,而台灣人也開始學會買房之前先了解「土壤液化」的狀況。
那麼…到底土壤液化原因是什麼?高潛勢/中潛勢/低潛勢有何差別?該如何查詢?萬一住在高潛勢區該怎麼辦呢?
這篇將會和你完整分享土壤液化要注意的各種事項。
延伸閱讀:
👉買房要注意的6類重大瑕疵屋是…?不想買到海砂屋與凶宅,這篇一定要學起來!
👉RC SC SRC建築結構比較!地震來了,哪種房子最耐震? (鋼筋混凝土 vs 鋼骨結構 vs 鋼骨鋼筋混凝土)
文章目錄
土壤液化原因為何?
土壤液化 (Soil liquefaction),不是指「土壤變軟」或「土壤變成水」,而是「砂質土壤」結合了「比較高的地下水位」。
當它遇到一定強度的「地震」搖晃,就會導致類似「砂質顆粒浮在水中」的液態現象,因而使砂質土壤失去承載建築物重量的力量,導致建築物下陷或傾斜。
很多人因此誤以為土壤液化區就不能蓋房子,但其實還是可以,只是必須更加謹慎處理房屋的「基礎結構設計」與「工程施作」。
延伸閱讀:RC SC SRC建築結構比較!地震來了,哪種房子最耐震? (鋼筋混凝土 vs 鋼骨結構 vs 鋼骨鋼筋混凝土)
什麼是高潛勢/中潛勢/低潛勢?如何查詢?
土壤液化潛勢的定義
由於土壤液化區遇到地震時,不一定真的會發生土壤液化的現象,所以會透過的「高/中/低潛勢」定義出不同等級,代表「可能發生液化現象」的「嚴重程度高低」。
- 高潛勢區:「地表」可能出現明顯液化表徵,如噴砂、顯著沉陷等
- 中潛勢區:「地下深層」可能液化,但「地表」沉陷不明顯
- 低潛勢區:可能有「輕微液化」或「沒有液化」發生
我覺得以下這部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實驗的影片,很清楚地示範了地震發生後,擁有高水位的土壤是如何產生液化的現象,強烈建議你花個2分鐘時間把它看完!
如何使用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
那麼…該怎麼知道自己家的土地,屬於高潛勢、中潛勢還是低潛勢區域呢?
如果想查詢的話,不妨運用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開發出來的查詢系統 (網址如下),只要輸入門牌地址就可以找到任何你想要查的地方囉!
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:https://www.liquid.net.tw/cgs/Web/Map.aspx
這個系統用顏色來區分出潛勢區的高/中/低,紅色代表高潛勢區,黃色代表中潛勢區,綠色代表低潛勢區,我覺得算是很直覺的分類方式。
不過,要注意的是,有些地方還沒被調查 (包含了山區、臺地、海埔新生地、河岸兩側及面積較小的平地等),所以看到「白色部份」不要誤以為就是安全的地段,它只是還沒被調查罷了。
住在高潛勢區該怎麼辦?
#建築物安全與否取決於3大要素
有些人一聽到「土壤液化區」,尤其是「高潛勢區」,就會直覺地認為不能居住。
其實,建築物在土壤液化區的安全與否,主要取決於以下三個要素:
- 地震強度:假設地震未達建築設計地震的強度,土壤液化未必會發生。
- 地下水位:地震時的地下水位高低也會影響液化發生的機率,若地下水位愈高,液化可能就較高。
- 建築設計:假使建築具有抗土壤液化的設計,例如兩層以上的地下室或基樁設計,液化災害的可能性也就非常低。
由於我們很難預測「地震強度」,也很難改變「地下水位」,所以「建築設計」會是很重要的解決方法。
不管是新建物或舊建物,都可以透過以下方法來「提高建築物抵抗土壤液化造成危害的能力」,進而增加居住的安全性。
1. 新建物處理方式
如果依照內政部的「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」及「建築物基礎構造設計規範」,經過專業技師進行鑽探調查,可透過「加深加強建築物基礎結構」或「地盤改良」等方法,減少土壤液化的風險。
2. 舊建物處理方式
如果舊建物位在高液化潛勢區,可透過「地基及房屋健檢」,瞭解目前的安全性,並在必要時採取補救措施。
#高潛勢區處理方式
那麼…萬一真的住在高潛勢區,該怎麼處理呢?
別擔心,你可先依照「台北市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」提供的「自主檢查表平台」,或者「中央地質調查所」提供的「簡易自主檢查表」(如下圖),先進行初步自我檢視。
只要建築物符合表列任一種狀況,通常不需要太過擔心土壤液化的問題。
如果建物有兩、三層(或更多層)的地下室,或建物基礎是採用基樁型的設計,基本上都不需要再做改良。
延伸閱讀:淺談樁基礎、建案除了筏基還做基樁,安全大加分?
其他形式的建物如果必須進行改良,可能的方式包括:
- 降低當地地下水位
- 以較佳的土質置換原有的砂質土壤
如果你無法確認或有任何疑問,也可以向當地直轄市、縣(市)政府、申請建築物結構設計圖及地質調查報告,再尋求技師的專業諮詢診斷。
台灣各縣市土讓液化比例
你知道哪個縣市的高潛勢面積占比最大嗎?
答案是:嘉義縣(53.15%)、彰化縣(47.23%)、宜蘭縣(44.24%)、高雄市(39.55%)、台南市(38.31%)。
值得注意的是,雖然雙北市的高潛勢面積占比不大,但是因為地廣人稠,再加上老屋較多 (256萬戶以上的屋齡超過30年),所以還是需要多注意一下。
延伸閱讀:
👉老屋可不可以買?老屋貸款有何限制?一文看懂老屋的優缺點及注意事項,避免買了後悔!
👉什麼是違章建築?違建要怎麼查詢?用這一招,判斷你的房子是即報即拆、列管緩拆或免拆!
歷史上有哪些土壤液化案例
1995年日本神戶大地震、1999年的921集集大地震、2010年高雄甲仙大地震(桃源地震)、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、2016年台南大地震等,都有發生過土壤液化的事件。
土壤液化與地質敏感的差異
「土壤液化」主要是「地震發生」時才會引發的現象,而「地質敏感」則是「平時就存在」的情況。
換句話說,「液化潛勢地區」不一定同時具有「地質敏感特性」,所以兩者不能混為一談。
以大直民宅陷地案為例,該地區深度0 ~ 10公尺段就是屬於「地質敏感地區」。
補充說明:
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名譽教授李咸亨曾說:目前北市唯一所做的地質敏感區研究調查,還停留在1995年的版本。
原本規畫地下每5公尺就製作一張圖表、共製作5張圖表,但當時市府邀建商開會商議時引起反彈,後續改為最常用的地表至地下15公尺深度版本供大眾參考。
此版本深度「0 ~ 15公尺」全部都是敏感地質才會標註是地質敏感地區,若大直的深度「10 ~ 15公尺」是正常土壤,就不能標註地質敏感地區,後來就沒有再調查地質敏感區。
總結
土壤液化是因為「砂質土壤」結合了「比較高的地下水位」,地震搖晃時產生液態現象。
依照「嚴重程度高低」可區分成「高/中/低潛勢」。
透過「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」,即可用地址查到該處屬於高/中/低潛勢的哪一種。
高潛勢區不代表不能蓋房子,只是必須更加謹慎處理房屋的「基礎結構設計」與「工程施作」,透過「簡易自主檢查表」即可先進行初步自我檢視。
延伸閱讀
- RC、SC、SRC建築結構比較!地震來了,哪種房子最耐震? (鋼筋混凝土 vs 鋼骨結構 vs 鋼骨鋼筋混凝土)
- 買房要注意的6類重大瑕疵屋是…?不想買到海砂屋與凶宅,這篇一定要學起來!
- 老屋可不可以買?老屋貸款有何限制?一文看懂老屋的優缺點及注意事項,避免買了後悔!
- 什麼是違章建築?違建要怎麼查詢?用這一招,判斷你的房子是即報即拆、列管緩拆或免拆!
- 想買房卻不知合理房價?估價資源大公開,看完後你也能變成估價大師!
- 買小坪數套房,找銀行貸款要注意什麼?成數利率會有限制嗎?小套房的定義是10坪、12坪或15坪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