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目錄
前言
以前開複委託帳戶,裡面只有非常陽春的功能。
因此,很多人拿複委託和海外券商比較時,要嘛就是討論手續費的高低、要嘛就是遺產問題、自動退稅機制。
不過,這幾年國內券商開發出愈來愈多實用的功能,不得不說…有讓我感到驚喜!
究竟…複委託有哪些實用功能呢?
以下我將和你分享我心目中票選的 Top 7 好用功能…
👉想學習更多美股投資知識?那就立即加入喬王的投資理財筆記FB粉絲頁與美股輕鬆學FB社團吧!
好用功能No. 1:定期定額
投資必須克服人性,但我們通常在大跌時不敢進場,上漲時又容易追高,所以才需要透過定期定額來維持投資紀律,避免買在高點。
這幾年很多人委託海外券商,但海外券商沒有定期定額功能。
相較之下,國內券商複委託這幾年紛紛推出定期定額功能,讓我們可以事先設定好扣款金額與扣款時間,只要時間一到,系統就會自動執行。
對我來說,這樣做可以省下大量的時間與精力,並且專注在其他更有價值的事物上。
我覺得更棒的是,各家券商複委託的定期定額機制,不需要特別議價,就能享有偏低的手續費,而且沒有低收手續費!
更重要的是,申購門檻也大幅降低,以前至少要100美元,現在門檻則降至30美元,甚至10美元。
不過要提醒的是:
門檻不是愈低愈好!還要注意手續費率是否划算!
舉例:如果你的申購金額真的只有10美元,但申購手續費都是均一價0.1美元,代表手續費費率是1%,其實相對來說反而會偏高;就算申購金額是30美元,手續費仍需要0.33%。
相對地,以富邦證券為例,它的申購門檻是30美元,是目前業界數一數二低的,而且手續費均一價,提供小額扣款者更友善的費率。
如果想要了解富邦證券公司的手續費方案,可參考之前我寫過的文章:【富邦複委託】定期定額投資美股,不再擔心低收手續費限制
如果想要了解正確的定期定額方式,可參考另一篇文章:定期定額存股好不好?6個定期定額迷思,你犯了哪一個?
好用功能No. 2:自動退還預扣稅
台灣人投資美國證券時,配息 (Distribution) 在入帳前會預先扣除30%稅金,這些稅又被稱為「預扣所得稅 (簡稱預扣稅;Withholding Tax)」。
#哪些收入不用扣稅
由於台灣人屬於非美國居民 (Non-Resident Alien;NRA),以下收入可享有免稅優惠:
- 資本利得 (Capital gain):買賣賺價差免稅
- 國外來源收入 (Foreign Source Income):譬如英國註冊地免稅
- 配發本金 (Return of Capital;ROC):本金不屬於收入,因此免稅
- 合格利息 (Qualified Interest Income;QII):屬於利息(Interest)的部份免稅
#預扣稅可以退嗎?
剛才提到的免稅項目,如果被課了預扣稅,則可要求退還。
早期多數券商都無法協助申請退還預扣稅,只能自行向美國申請退稅,但時間與金錢成本都很高。
這幾年愈來愈多國內複委託券商可以自動退還預扣稅,主要是因為國內券商 (如富邦證券) 是美國國稅局認可的合格中介機構 (Qualified Intermediary,簡稱QI),因此可以協助客戶辦理,只是每個商品的退還比例不一定,每年退還的比例也不一定。
好用功能No. 3:長效單
如果現在的價位還不滿意,想要更低價再買,或更高價再賣,該怎麼辦呢?
以前我覺得複委託很不方便的地方,就是不像國外券商一樣有長效單的功能,每次都只能掛1天的委託單,萬一沒有成交,隔天又要重新設定一次,真的是超級無敵麻煩!
沒想到近期已有國內券商開發出長效單功能,徹底解決了我的煩惱!
什麼是長效單呢?
長效單:可選擇該筆委託單的有效期限
假設選擇有效期限90天,則系統將在90天於交易日自動發出委託單,直到完全成交或時間到期為止。
以我為例,我最常使用的是長效單 + 限價買進/限價賣出。
自從有了長效單功能後,我就可以很方便地設定某一段時間 (大部分券商是90天),用想要的價位買進或賣出。
只要設定完畢,晚上我就能安心睡覺,白天也能安心工作,對於不想每天盯盤的我來說,可說是一大福音啊!
好用功能No. 4:即時報價
投資美股時,我都會先確認價格後再下單。
但不是所有平台都是「即時報價」,有很多平台其實是「延遲報價」, 因此價格常常會有延遲報價15分鐘的問題,這讓我有點困擾…
為什麼有很多平台是延遲報價呢?
這是因為平台提供即時報價的服務,需要另外向美國的資訊源廠商支付高額費用,所以有些平台只提供延遲報價的功能。
因此最好的方式,就是下單前先向券商確認是否為「即時報價」,很多國內券商必須先提出申請,才能使用即時報價服務!
以富邦證券為例,它的即時報價資訊源是來自「美國交易量最大」的「NASDAQ 那斯達克交易所」 (市佔率高達5成以上),只要簽署同意書服務條款,就能使用即時報價功能。
實測之後,我發現比想像中的申請流程還要簡單,所以建議大家多多使用這項功能服務囉!
好用功能No. 5:到價提醒
想知道美股價格是否來到自己想要的價位?
其實我們不一定要時時盯盤!
除了直接設定長效單之外,其實也可以善用「到價提醒」功能。
到價提醒:根據交易所即時價格,依設定價格或百分比變化來提醒是否達到目標。
我覺得「到價提醒」的好處,就是可以同時關注比較多的標的,否則每一檔都要點開來查看,就會感到費時又費力!
好用功能No. 6:觸價單
如果想要追價買進,或者停損賣出,可以使用「觸價單」功能。
我自己不太會使用觸價買進,因為這樣很有可能追高;但之前曾經手癢買到比較雷的個股,並且出現「跌跌不休」的狀況,這時候「觸價單:賣出」倒是一個不錯的停損與止血方法。
以我使用的富邦證券複委託為例,只要點入想要買進或賣出的美國股票或ETF,就能選擇觸價單囉!
貼心提醒:觸價單也可以結合長效單一起使用,就不用每天重新設定價格。
好用功能No. 7:行業熱圖
雖然我不鼓勵投資人每天關注產業的漲跌,但是定期了解產業的狀況,其實可以接受的。
如果想要定期了解美國產業的股價變化,可以參考國內券商複委託APP的「行業熱圖」(有些稱為產業熱圖、市場熱圖)。
透過熱力圖,你可以快速又清楚知道某段時間內的產業變化,譬如從下圖我可以得知:寫這篇文章的當日,大部分產業都漲;但從年度來看,除了能源漲,其他都跌,尤其科技、非必需消費、房地產都跌很多。
看完以上7種好用的複委託功能後,你是否也和我一樣重新認識了複委託的好處呢?
對我來說,「維持投資紀律」是投資最重要的原則,所以「定期定額」是我心目中的Top 1好用功能。
由於我手中持有的債券ETF、交易債券基金、封閉式基金等,都還是會持續配息,而這些因為配息而預扣的稅金,都有一定的比例可以退還,所以「自動退還預扣稅」是我心目中Top 2好用功能,畢竟它能夠幫助我省下一些稅金支出。
早期的我很看重買賣時機,也需要了解市場變化,所以很需要Top 3 ~ Top 7這些可以幫助「掌握買賣時機」及「了解市場變化」的功能。
現在的我偏向指數化投資,這些功能相對來說重要性降低了一些,但即時報價有助於我在購買當下了解最新價格;當我手頭上有大筆資金,我還是可能會需要用長效單來分批佈局。
總結
複委託的功能這幾年不斷推陳出新,在我心目中,以下功能都很實用,非常推薦大家試試:
Top 1. 定期定額:克服人性的貪婪與恐懼,自動化維持投資紀律,避免買在高點。
Top 2. 自動退還預扣稅:擁有QI資格的券商會自動協助申請退還免稅的預扣稅。
Top 3. 長效單:可選擇該筆委託單的有效期限,直到完全成交或時間到期為止。
Top 4. 即時報價:申請即時報價,才不會有報價延遲15分鐘的問題。
Top 5. 到價提醒:不用盯盤看價格,設定價位後就能同時關注比較多標的的價格。
Top 6. 觸價單:設定價位後,即可追價買進,或者停損賣出。
Top 7. 行業熱圖:可用熱力圖快速了解美國產業的股價變化。
同場加映:複委託手續費優惠
當你知道複委託有這麼多好用的功能後,你是不是都已經了解並使用過呢?
如果你還沒開過複委託帳戶,或者正在找尋比較優惠的複委託券商,不妨參考富邦複委託推出的優惠:海外股票免低消活動好評延長到2023/12/31 (僅網路單部分,人工單維持到2022/12/31),定期定額投資美股也能享有手續費優惠唷!
優惠內容:活動期間,透過富邦證券 複委託下單海外股票,七國 (美、港、日、英、德、新、滬深 ) 交易市場手續費依實際成交金額計收,無手續費低收門檻。
警語:本文為資料整理及分享,無任何投資推薦買賣之意,投資人請獨立判斷投資風險。
延伸閱讀
- 【富邦複委託】定期定額投資美股,不再擔心低收手續費限制
- 金融股存股到底好不好?存股之前沒思考這5件事,小心和你想得不一樣!
- 恐懼與貪婪指數如何查詢?股票新手判斷進出場,就靠這一招!
- 超簡單!不定期不定額投資,報酬率原來這樣算!(XIRR函數公式幫你1秒算出來)
- 複委託投資美股,交割幣別怎麼選?台幣扣款 vs 外幣扣款,優缺點完整揭露!
- 券商也能買基金?基金通路大評比,券商的優勢原來是…?
- 富邦證券複委託也能線上開戶?手把手圖解教學,讓你一看就懂!
- 美股複委託券商推薦誰?複委託的這幾點,其實大勝海外券商!
- 資金不多的小資族,投資美股划算嗎?該怎麼選海外券商或複委託,才能降低手續費率?
- 定期定額存股好不好?6個定期定額迷思,你犯了哪一個?